摘要:像西部地區地形複雜,建設成本則更高,比如四川雅康高速公路,從雅安到康定,長僅135公里,但每公里造價卻高達1.7億,因爲它預估投資220億。這主要是因爲高速公路的建設成本相當高昂。

自從疫情發生後,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特別是餐飲、旅遊、電影院、KTV等實體行業,損失慘重,都在開展自救。實際上,不只是這些行業,就連高速公路也受到了影響。很多人可能會說,高速公路這樣一本萬利的行業,怎麼可能有損失。如果這樣認爲,那就是對這個行業不太瞭解。
這幾年,一般到了法定節假日,高速公路就實行免費,給車友們省了不少錢。今年受疫情影響,免費做了幾次的調整,春節從1月24日到1月31日,共7天免費;後來又從2月2月到2月8日,免費了6天;而到了2月17日又開始免費至疫情結束,截止到今日,總共免費了37天。也就是說高速公路一個多月沒有了收入,公路保養等成本並沒有減少。
那到底損失了多少呢?按2018年的收入數據來算,1個月就是462.7億元,若免費到5月底,那將減少約1800億元收入,損失慘重,很多高速公路公司可能要扛不住了。
中國有多少高速公路?收費站多少個?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很形象地體現了公路的重要性。不過,中國的高速公路起步有點晚,大陸第一條開工建設的高速是遼寧沈大高速公路,於1984年6月開工興建;但是,第一條建成通路的高速是上海滬嘉高速,於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車。
爲什麼這麼晚纔開始建設高速公路?因爲汽車實在太少了。上世紀80年代末,中國僅有554萬輛汽車,而且私家車更是隻有82萬輛。如今,僅2019年汽車就達到了2576.9萬輛。
截止到2018年,中國高速公路擁有7條首都放射線、11條南北縱線、18條東西橫線,共36條主線,還有一些其他地區的短距離高速。高速公路收費站755個,里程16.81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這世界第一的高速卻連連虧損,2013年虧損618億,2014年虧損達到1359億,到了2015年虧損更爲1331億。2018年高速收入5552.4億元,支出總額9621.8億元,虧損4069.4億元,債務餘額爲5.69萬億元。
從2013年到2019年,一年收入幾千億,卻連續虧損了7年之久,慘不忍睹。
高速爲什麼連年虧損?錢去哪裏了?
很多人會想高速公路修好後,基本就是坐着收錢,一天24小時,等着汽車來排隊交費,搞個幾年肯定能夠實現盈利平衡,之後就是每年純盈利了。
實際上,並不是如此。中國高速公路採用的是“貸款修路,收費還貸”的模式,每年收來的費用用來還銀行本金和利息。
這主要是因爲高速公路的建設成本相當高昂。第一條通路的高速滬嘉高速公路,投資 2.28億元、全長18.35公里,相當於每公里造價1243萬元,那還是1988年。
據瞭解,平原地區修一公里費用一般在3000萬到4000萬左右,丘陵地帶更貴,在4000萬到6000萬左右,如果遇隧道的話,更貴!
目前,中國建設費用最高的是北京新機場高速公路,全長35.2億公里,總投資172.6億元,平均每公里4.9億元。
像西部地區地形複雜,建設成本則更高,比如四川雅康高速公路,從雅安到康定,長僅135公里,但每公里造價卻高達1.7億,因爲它預估投資220億。
高達上百億的建設成本,都是通過貸款而來,每年還要還高昂的利息,所以,一定時間是收不回成本的。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高速公路都處於虧損,這個還是要看出身,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的地區,自然就會賺錢,如寧滬高速、深高速、粵高速都在經濟發達的長三角、珠三角地區。而處於西部地區,以及一些七八線小城市,那必定是虧本的。
除了建設成本外,折舊成本也非常高,拿粵高速來說,2018年營收32億,12個億的成本中,有6個億是折舊。這其實就是養護成本,每年要很多人工去做養護,成本也是非常高的。
另外,就是從2012年開始,國家開始實行節假日高速免費政策。從2013年到2018年,分別減免149億、175億、217億、500億、821.7億、917.8億,2020年將減免更多。
因此,不要看高速公路每年幾千億的收入,似乎很賺錢。自己上高速交個幾十元,跑得遠的還要幾百元,就覺得好貴。既然想享受自駕的樂趣,那就要付出相應的成本。如果實在覺得貴,那還是乘坐公共交通比較實惠。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數字財經智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