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時,馬老已經調任《青年文學》的編輯部,而嚴歌苓也開始發表小說。嚴歌苓有一次去馬老的編輯部,馬老:“眼睛一斜一看,呦,今兒來一這麼漂亮的女作家。

馬未都出生在北京“部隊大院”,他這個年齡的人中,有很多在影視圈非常出名的“大佬”。比如大名鼎鼎的王朔,鄭曉龍,葉京,姜文,馮小剛,管虎,陳凱歌,崔健……很多娛樂圈的大牌大腕,都和“部隊大院”子弟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馬老年輕的時候是《青年文學》的編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與王朔、劉震雲等人一起組建了“海馬影視創作室”創作了頗有影響的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海馬歌舞廳》等。馬老和女士合影都是中規中矩,尤其是到了年紀大了身份也重了,但馬老和這位女士卻是抱着合影的,不禁讓喜歡馬老的朋友去追考,是什麼原因讓馬老有此“輕浮之舉”?

嚴歌苓,出生於上海,1970年考入成都軍區,成爲一名跳紅色芭蕾舞的文藝兵。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成爲一名戰地記者。她把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體驗寫進小說處女作《七個戰士和一個零》中。之後多部作品被拍成電影,比較知名的有《天浴》《梅蘭芳》《金陵十三釵》《芳華》《少女小漁》……曾獲華裔美國圖書館協會“小說金獎”、亞太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編劇獎。

馬老在一次訪談節目中講到他第一次見到嚴歌苓的情景。當時,馬老已經調任《青年文學》的編輯部,而嚴歌苓也開始發表小說。嚴歌苓有一次去馬老的編輯部,馬老:“眼睛一斜一看,呦,今兒來一這麼漂亮的女作家。她有點太漂亮!太漂亮了,就讓我們呢就斷了想法了。”這裏大家注意一個細節——“眼睛一斜”。對,那個年代人們還是比較含蓄的,尤其是男女之間,不能直勾勾地看人家。尤其是見到嚴歌苓這樣的大美女,膚白貌美又有文采,這在當時肯定是“女神”一級的人物。不敢直視,斜眼去看,馬老表達得非常真實。

本來眼睛就小,還斜眼看美女,哈哈
同樣的觀點,馬老後來也和馮小剛交流過,馮小剛當時也沒有膽量去直面這個“女神”。多年以後馮小剛再次和嚴歌苓合作,拍攝電影《芳華》,很可能也是爲了完成年輕時的某些情懷吧。因爲,大家都知道,《芳華》很大程度上是嚴歌苓一種自傳性質的作品。可見,嚴歌苓在當時那些“大院子弟”中心中的地位是多麼的高。

有意思的是,當時嚴歌苓送去的小說名字,起了一個當時很前衛的名字《你觸摸了我》!什麼情況,馬老當時就聯想到自己當兵體檢時被女軍醫摸一把的經歷。“那一下,我就快崩盤了。”雖然馬老訪談中表現得輕描淡寫,但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眼瞬間閃過的一道光亮。

比如,很多同學會開到最後變成了“情人會”,這就很讓人失望,甚至很多家庭因此而破裂。古人有句老話——“發於情而止於理”。說的就是某些感情要講究尺度,不能過分越雷池。一旦超過了界線,性質變了反而失去當初的美好。只有得不到的東西,才永遠會讓你掛懷,而懂得適可而止纔會讓你輕鬆面對。

馬老什麼大風大浪沒經歷過,當然知道如何來處理這類事。既然他能輕鬆地講出來,就說明他已經放下這些事。敢於把曾經的女神摟在懷裏合影,說明他明確了和嚴歌苓之間的關係界限。笑看人生聽散仙閒談,品味人生。分享一些生活心得,希望能讓大家受益。您有什麼生活中的讓你難忘的經歷,歡迎下方評論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