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员工入职需要这么多人签字,看起来很严谨很规范也很负责,实质是一种行政化思维,是一种命令模式,即职工你需要按照制度、规定、规则、流程来办事,跑遍所有部门,取得许可、认可。教师入职需要找35个领导签字,这些领导可能有的开会,有的学习,有的出差了,要凑齐很难,除非是处级干部以上扩大会议,或者是全体教职工会议,才能逮到他们。

宁夏一高校入职要找35个领导签字 高校是否要去行政化?

银川一高校入职要找35个领导签字 不能一站式简易办理?

据澎湃新闻客户端11月25日报道,宁夏银川一高校,教师入职要找12个校领导、23个职能部门处级干部领导签字。

教师入职需要找35个领导签字,这些领导可能有的开会,有的学习,有的出差了,要凑齐很难,除非是处级干部以上扩大会议,或者是全体教职工会议,才能逮到他们。也可能有住院病假、事假的,所以要签35个名字还是有点难。要是有什么问题,或者按照原则、规定办事,或者是需要研究、考虑、开会商量下,那么流程走不通,环节走不过去了。

员工入职需要这么多人签字,看起来很严谨很规范也很负责,实质是一种行政化思维,是一种命令模式,即职工你需要按照制度、规定、规则、流程来办事,跑遍所有部门,取得许可、认可。为什么会是35个领导,校级领导35个,有一把手,有党务、纪委,还有分管教学、科研、后勤、基建、安保、财务、人事的诸多领导,各部门领导可能有教务处、后勤处、行政办公室、党办、团委、纪委,还有庶务、科研、院系办等等。

部门条块分割和横向纵向垂直纵横管理,其实导致了效率低下,员工入职都需要35个领导签批,要是评职称、调动、涨工资、离职可能还要再走一道程序。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教师的职称、教学、科研、经费评定被行政化,一直以来是一个被讨论的话题,学术、教育机构属于事业单位或者科研机构、公益组织,适合不适合行政化管理?现在一些民企其实行政化倾向也很严重,行政化说得不好听,就是官僚化,大公司有大公司病,就是官僚化、行政化,导致效率低下,和互相推诿,甚至互相矛盾。但是一些小公司,也是经常看到公文、会议多,红头文件多,让人觉得诧异,这是某些地方,某些企业的文化?

宁夏属于北方地区、西部地区,我国北方地区的人自古喜欢从政、做官,也就是行政化,高校、央企、国企按说不是行政、党务机关,不是公务员,但是还是套用、沿用行政级别,也造就了部分采用行政化管理、行政化思维,如此好不好呢?

山东经济发达,但是近年来落后浙江、江苏,原因可能之一就是当地一些人热衷从政、当官,习惯于行政化思维,一些人觉得做公务员、当官好。

如果都去做干部,都去当官,都去做管理,谁来做老百姓,务工、务农、经商,过去有说法干部不创造生产力和效益,虽然值得商榷,但是如此35个领导管一个入职的小事,我觉得或许是浪费了时间成本,而如此多的领导,谁来教学,岁来科研,谁来带本科生、硕士、博士?

许多年了,有的地方有的事情个别学校、企业类似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是观念是习惯还是文化,还是思维定势、固化?如果换位思考,多为职工、群众想想,参照一些政府部门,放管服,一站式解决,只跑一次解决,一次办好,可能事情会好得多。

文|苏白传媒 平一指

其他:部分图片供模拟想象,不代表文字特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