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一位陆龟蒙,他既是诗人,也是一位农学家。他是唐朝隐逸诗人的代表,陆龟蒙年轻时通六经大义,特别对《春秋》有研究。举进士不第后,就跟随湖州刺史张博到处游历,后来回到故乡松江甫里,过上了隐居生活,后人称之为“甫里先生”。陆龟蒙隐居后,常携带书籍、茶具、笔墨、钓具泛舟于太湖之上,自称“江湖散人”、“天随子”。这期间,他写下了许多著作,除文学作品外,还有关于农具的《耒耜经》,是中国有史以来独一无二的古农具专志。

  这样一位人物,自然会受到后人尊敬推崇,宋代姜夔就很欣赏陆龟蒙。姜夔与陆龟蒙经历相似,屡试不第,后到处游历,最后在杭州居住终老。姜夔曾寓居湖州,往来于苏州、杭州、合肥、金陵等地,他为人洒脱不羁,以陆龟蒙自许,和当时许多名流士大夫交好。

  丁未年冬天,姜夔路过吴松,也就是陆龟蒙隐居之地,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点绛唇》: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北方的鸿雁悠然自得,从太湖西畔随着白云飘浮。远处几座孤峰萧瑟愁苦,好像在商量黄昏是否下雨。

  我真想在第四桥边,跟着天随子一起隐居,可他如今何在,我独自倚靠栏杆,缅怀千古,只见衰柳参差不齐地在寒风中飞舞。

  “燕雁”指北方飞来的鸿雁,“燕”是指北方之地。“无心”即是没有心机。“燕雁无心”就是说北方飞来的鸿雁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太湖西畔随云去”,鸿雁随着白云,向太湖西畔悠悠飞去。据考究,陆龟蒙吟咏北雁的作品有很多,姜夔在这里写到鸿雁,跟他敬仰陆龟蒙有一定的关系。其二,姜夔自己过着羁旅天涯的生活,这里写鸿雁正暗喻着他漂泊的人生。只是鸿雁飘零,是无忧无虑,不知愁苦,而姜夔内心飘零却是充满愁苦。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这两句是写景名句。远处几座孤峰清苦,好像在商量黄昏是否要下雨。这里用拟人的手法来描绘山雨欲来的群山为云雾所遮,仿佛被人私语的情状。“数峰清苦”,山峰如何“清苦”;“商略黄昏雨”,山峰又如何“商略”。姜夔诗词状物极能遗貌取神,这两句就是代表。

  上片写景,下片怀古。“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第四桥”是吴江城外的甘泉桥,是陆龟蒙的隐居之地。姜夔敬仰陆龟

  最后三句“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抒发历史变迁、人事沧桑之慨。从怀古到伤今,从怀念陆龟蒙到眼前的残柳参差,这正和上片的清苦相呼应。姜夔在这里除了感伤自身之外,应该还在感叹南宋的衰世。当时南宋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已是黄昏日落。吴越之地,沧海桑田,经历了多少王朝的兴盛衰败。如今姜夔立于之地,我想也引起了他无限的感慨。

  这首词历来评价很高,如《白雨斋词话》说它是“令读者吊古伤今,不能自止,洵推绝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