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丨畢淑敏

誦讀丨穎 輝

我到40多歲的時候,才覺得幸福是那麼重要。

此前我一直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幸福的人。後來我才知道,是我錯了。

幸福,不是那麼驚天動地的,不是那麼大張旗鼓的,不是像我們想象的需要很多的金錢、需要那種萬丈光芒的時刻。

只要我們每一個人努力去爭取、去奮鬥,我們就會享有自己的幸福。

之所以說我到了40歲的時候才明白了這些事情,源於那時我看到的一個小的故事:

西方某個國家進行了一個調查研究,題目是“誰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因爲在報紙上發出了徵集答案的徵文,成千上萬的信函就飛到了報社。

報社組織了一個評選委員會,最後,按照得票的多少,有了下面的結果:

第一名是給自己的孩子洗完澡後懷抱嬰兒的媽媽;

第二名是給病人治好了病後目送那個病人遠去的醫生;

第三名是,孩子在海灘上自己築起一個沙堡,夕陽西下的時候,這個孩子看着自己築起的沙堡時自得其樂的微笑;

第四名是給自己的作品劃上句號的作家。

我看到這個答案以後,心裏充滿了悲涼。在某種程度上,這四種幸福在那個時候的我身上其實都已經歷過。

我有孩子,給他洗過澡,有抱過他的時候;

我原來是醫生,也有治好病人目送病人出院的時候;

我可能沒有在海灘上築起過沙壘,但是在我們家附近工地上的沙堆挖過坑,然後看着旁邊的人不小心掉進去;

那時候我已經開始寫作,所以也給自己作品劃上過句號。

我之所以難過,是因爲我集這些幸福於一身,可是我未曾感到幸福。

我想,不是世界錯了,是我自己錯了。

我對於幸福的認識和把握,對它的追求,其實有重大的誤區。

四十不惑,中國的古話很有道理。所以我40多歲才明白了幸福。

我現在看年輕時候寫的日記,怎麼能有那麼多痛苦,但現在其實已經全忘記了。

我原來覺得幸福是毫無瑕疵的,它應該沒有任何陰影,應該那樣純粹和美好。

但我現在要告訴你們:幸福其實是一種內心的穩定。我們沒有辦法決定外界的所有事情,但是我們可以決定自己內心的狀態。或者簡單地說,幸福其實是靈魂的成就。

在我明白了幸福以後,最重要的一個改變是:我覺得人生可以把握了。

在此之前,我能把握的部分很少。因爲心靈內部的那種無助感,那種隨波逐流,那種對前程的不確定感,所以常常有一種深層的不安存在着。

我現在越來越安寧了,我知道世上有一些事情我無能爲力,這些我們都不要去費氣力了。

但是有一部分是可以改變的。我們怎麼看待自己,怎麼看待世界,我們把能改變的那部分盡我所能,按照我們的意志去加以改變。

把這些事情做好以後,我心裏面的穩定感就極大地增強了。

我知道災難無法避免,因爲世上不可能都是陽光燦爛的日子。也知道一定會有人性的幽暗之處在四面八方存在着。而當我把它們看得更清楚以後,我反倒對這個世界多了一份理解。

我現在會覺得:這個世界就是如此泥沙俱下,但我依然對它充滿希望,依然可以安然面對。

我學習心理治療的時候是接受人本主義的流派,我特別喜歡馬斯洛說過的一句話:“做人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

我覺得人本主義流派有兩大重要的出發點:一個是人性本善,另一個是人是可以改變的。

我特別喜歡這兩個基本的出發點。

第一個和我們儒家的“人之初性本善”觀點天然吻合。

關於第二個,其實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要把這個世界和自己看得太悲觀,我們應該對別人和自己都充滿希望。

每個人的命運是由自己決定的,最後的決定權在他們自己手裏,最終的力量還是要來自他們的內心。

End

作者:畢淑敏,著名作家,註冊心理諮詢師。著有《畢淑敏文集》十二卷,長篇小說《紅處方》《血玲瓏》等暢銷書。

誦讀人:穎輝,河北人社系統窗口工作人員。喜歡美食、瑜伽、音樂,繪畫,穿越塵世煙火,尋找心靈的寧靜。

如果喜歡今天的文章

那就拉到文末點個“在看”吧~

▪張抗抗:富貴隨處可見 高貴屈指可數

▪我的單位觀

▪春之歌——四月印象

▪幸福其實很簡單

▪我會是那個被裁掉的人嗎?

▪你如期歸來,這纔是離別的意義

▪轟動全球的短文《年輕》

▪林清玄 :閒情不易老

▪馮驥才:逼來的春天

▪你,就是英雄的模樣

▪生命是一樹花開

▪多日不見,甚是想念

本文有刪節。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

編輯:徐德金

你“在看”我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