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婚俗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媒妁婚姻是不能成立的,《列子·汤问》也道:男女杂游,不媒不聘。当男女双方的父母都没有意见之后,就会准备操办婚礼琐事。

男方会购置订婚衣物,并负责宴席,女方也需要准备陪嫁的嫁妆,嫁妆的多少,可以体现得女方进门之后在家中的地位,因而古代殷实的家庭嫁女儿,小到马桶,大到棺材都会准备好,在民国时期就有一户人家嫁女儿装备了整整一火车的嫁妆。

陈启泰,1842年出生,他跟许多人一样,从小饱读诗书,考取了功名,同治七年在翰林院任职,因为直言不讳,受到同治帝的赏识,官职是越做越大,但他唯一的遗憾是一直都没有一个女儿,左盼右盼,终于在58岁,1900年4月,女儿陈徽出生了。

虽说这一年爆发了八国联军,但远在长沙的陈启泰,避开了这一劫,作为洋务派的一员,陈启泰十分开明,不让女儿缠足,还聘请国文、英文老师授课,1907年,他再次晋升担任了江苏巡抚,封疆大吏,官至2品。

这一年陈启泰身染恶疾,身体大不如前,他知道自己可能活不长久了,就开始为年仅7岁的陈徽挑选夫婿,对方是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袁世凯的六子,9岁的袁克恒,两人年纪相差不大,家世也都深厚,算是天作之合。

7岁的陈徽也不懂什么是结婚,就天真无邪的问:我出嫁有多少彩礼,陈启泰深思熟虑后说:父亲会给你准备一火车的嫁妆。陈徽那里知道一火车的概念,反正十分欣喜,但陈启泰却十分的认真,他一定要让女儿风风光光的嫁出去。

同年5月,陈启泰病危,在临终前他叮嘱家属,一定要照顾好女儿,他还写了一份字据,托人送给了袁世凯,希望在他死后,不要食言,陈启泰死后,陈家退出了朝廷,陈家子女靠着陈启泰的影响力经商致富。

袁克恒是袁世凯第六子,但他谨遵其母杨氏的“不要从政”的家训,并没有踏足政治,1913年前往了英国留学,自从袁世凯去世,袁家子女都分得一定的家产,各自走各自的路,根据袁家家规,父母亡故,儿子必须守孝三年。

陈徽跟袁克恒的婚事又往后推迟了两年,1918年,杨氏主动上门跟陈家商谈婚事,不管是陈家还是袁家都没有食言,在征得陈徽的同意之后,陈家为她足足准备的一火车嫁妆,吃穿用度,样样皆佳,她风风光光嫁到了袁家。

第二年,袁克恒的长子家宸出生,杨氏更是百般疼爱陈徽,袁克恒的实业也是越做越大,创办江南水泥厂、华新南辰溪水泥厂,任职洋灰公司的总经理等,袁克恒创业成功,陈徽在家族的地位也相对颇高,口碑也好。

作为家族的少奶奶,每天的生活就是打打麻将,逛逛街,虽然袁克恒也娶了几房妻室,但每个人对她都十分尊敬,1992年,92岁高龄的陈徽病逝,她这一生没有经历任何风浪,享足了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