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的社會,婚俗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媒妁婚姻是不能成立的,《列子·湯問》也道:男女雜遊,不媒不聘。當男女雙方的父母都沒有意見之後,就會準備操辦婚禮瑣事。

男方會購置訂婚衣物,並負責宴席,女方也需要準備陪嫁的嫁妝,嫁妝的多少,可以體現得女方進門之後在家中的地位,因而古代殷實的家庭嫁女兒,小到馬桶,大到棺材都會準備好,在民國時期就有一戶人家嫁女兒裝備了整整一火車的嫁妝。

陳啓泰,1842年出生,他跟許多人一樣,從小飽讀詩書,考取了功名,同治七年在翰林院任職,因爲直言不諱,受到同治帝的賞識,官職是越做越大,但他唯一的遺憾是一直都沒有一個女兒,左盼右盼,終於在58歲,1900年4月,女兒陳徽出生了。

雖說這一年爆發了八國聯軍,但遠在長沙的陳啓泰,避開了這一劫,作爲洋務派的一員,陳啓泰十分開明,不讓女兒纏足,還聘請國文、英文老師授課,1907年,他再次晉升擔任了江蘇巡撫,封疆大吏,官至2品。

這一年陳啓泰身染惡疾,身體大不如前,他知道自己可能活不長久了,就開始爲年僅7歲的陳徽挑選夫婿,對方是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袁世凱的六子,9歲的袁克恆,兩人年紀相差不大,家世也都深厚,算是天作之合。

7歲的陳徽也不懂什麼是結婚,就天真無邪的問:我出嫁有多少彩禮,陳啓泰深思熟慮後說:父親會給你準備一火車的嫁妝。陳徽那裏知道一火車的概念,反正十分欣喜,但陳啓泰卻十分的認真,他一定要讓女兒風風光光的嫁出去。

同年5月,陳啓泰病危,在臨終前他叮囑家屬,一定要照顧好女兒,他還寫了一份字據,託人送給了袁世凱,希望在他死後,不要食言,陳啓泰死後,陳家退出了朝廷,陳家子女靠着陳啓泰的影響力經商致富。

袁克恆是袁世凱第六子,但他謹遵其母楊氏的“不要從政”的家訓,並沒有踏足政治,1913年前往了英國留學,自從袁世凱去世,袁家子女都分得一定的家產,各自走各自的路,根據袁家家規,父母亡故,兒子必須守孝三年。

陳徽跟袁克恆的婚事又往後推遲了兩年,1918年,楊氏主動上門跟陳家商談婚事,不管是陳家還是袁家都沒有食言,在徵得陳徽的同意之後,陳家爲她足足準備的一火車嫁妝,喫穿用度,樣樣皆佳,她風風光光嫁到了袁家。

第二年,袁克恆的長子家宸出生,楊氏更是百般疼愛陳徽,袁克恆的實業也是越做越大,創辦江南水泥廠、華新南辰溪水泥廠,任職洋灰公司的總經理等,袁克恆創業成功,陳徽在家族的地位也相對頗高,口碑也好。

作爲家族的少奶奶,每天的生活就是打打麻將,逛逛街,雖然袁克恆也娶了幾房妻室,但每個人對她都十分尊敬,1992年,92歲高齡的陳徽病逝,她這一生沒有經歷任何風浪,享足了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