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说,“当自己的微信好友,超过一百人时,就觉得有些可怕,要把一些没有意义的,全都删掉。邓巴认为,人类生活中最亲密的朋友只有三到五人。

1、

菲儿前两天发了条朋友圈,“每天早上最头疼的一件事,便是不知道穿什么衣服出门了。出门前经常要换三四套,才能确定。”

像菲儿这样的女孩子,自然不在少数。

有人说,女人的衣橱永远少一件衣服。于是,她们天天有理由买买买。哪怕自己的衣服,并不缺。

就这样,衣橱里的衣服越来越多,有一些甚至从来都不曾穿过。只是,衣服越多,我们付出的选择成本就越大,在选择衣服上,花费的时间就越多。

这就好比我们去超市买酱油,当酱油的种类越少时,我们越容易选择;当酱油的种类有十几种时,我们反而不知道选择哪个了。

知乎上有一个高赞问答,“刚才看新闻,发现扎克伯格穿T恤的场合,配图都特别眼熟。他是不是每次穿的是同一件衣服?”

对此,扎克伯格是这样回应的,他说“我有很多件, 之前一买就买了一箱。每天决定吃什么,穿什么这类小事,不断重复就会消耗能量。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上消耗能量,会令我感觉到自己没有在工作。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在《断舍离》这本书中,阐述了“断行、舍行、离行”的概念,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件事: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断舍离。

而断舍离的概念不只针对于生活,在人际关系上也同样适用。

2、

2018年12月份,小爱给我发来信息,“月姐,我下周五去北京。不过,我想在石家庄逗留一天,第二天再过去,你那边方便吗?”

好友难得来一趟北方,对此,我自然是十分乐意的。于是回道,“方便,过来吧。你的火车几点到站,提前跟我说一声,我去接你。”

得知她周四下午2点40分到石家庄,我提前将家里的被子晒好,并换上了新的被罩。

她下了火车,得知她没吃午饭,我带她去了美食街。

原来,她这次去北京,是为了参加一个社群组织的年会。而她为了这次年会,竟不惜刷爆了信用卡。

她说,“我参加这次年会,本来就是想积累些人脉,以便日后业务好做些。”

三四千块钱,对于一个初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不是一笔小开支。为了结识一些朋友,从而增加一部分人际开支,本来也是无可厚非的事。然而,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花费,未免有点不值得。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小爱的客户越来越多。只是那场走马观花、刷爆了她信用卡的年会,并没有给她带来一个新朋友,也没有给她带来新的成交。

现在,小爱不再执着加微信好友了,也不再执着参加各种有门槛限制的聚会了。因为,她已经意识到,真正的人脉,不是花钱就能建立起来的。这一年多的时间,她学会了“断、舍、离”。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中说:

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

3、

在一期综艺节目里,钱枫说,汪涵把他微信给删了。

汪涵在节目中回应,不只是删除了钱枫的微信,就连范冰冰、陈坤的微信他也删除了。他说,“当自己的微信好友,超过一百人时,就觉得有些可怕,要把一些没有意义的,全都删掉。”

在刷朋友圈时,我们可能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每次刷好久,才能看完朋友们的最新动态。

然而,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好友里有一部分我们可能根本对不上号,而那些真正的朋友,我们可能很少能刷到。

曾经,我们接受的教育是,“朋友多了路好走”。于是,年轻时,我们热衷于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认识各个行业的朋友。

而我们的微信好友,从最初的几十个增加到了几千个。可是年纪大了,我们才发现,你认识的朋友越多,花费在每个朋友身上的精力越少,反而越觉得自己没朋友。

为此英国进化学家邓巴与人类学家拉塞尔·希尔通过研究英国人寄圣诞贺卡的习惯,发现,“150人似乎是我们能够建立社交关系的人数上限,在这种关系中,我们了解他们是谁,也了解他们与我们自己的关系。

也就是说:人类只能和150人建立实质关系,数量越多,成员之间的关系越淡化。这一研究结果,被称为“150定律”,即“邓巴数字”。

邓巴认为,人类生活中最亲密的朋友只有三到五人;好友大概有12到15人;普通朋友有50人左右;剩下的是普通熟人。

在这一点上,我一直很佩服汪涵。

他不会因为对方是范冰冰或者陈坤,而有所不同,只要是不常联系的,他都会果断地删除,真正地做到了断、舍、离。

正因为如此,他才不会被所谓的朋友圈裹挟,有了自己的时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与自由。不怕失去,不去讨好,这恰恰是一个心理强大的人才能做到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