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處於相對弱勢的蜀漢不得不去“巴結”孫權,孫權這人可不好對付,那麼多使者中,孫權最看好三人,便是鄧芝,費禕以及本篇的主人公宗預。公元247年,六十多歲的宗預奉命再次出使東吳,此時孫權也已經65歲,想來兩人年紀相近。

劉備死後,雖說蜀漢和東吳之間一直保持着和平,沒有交戰的痕跡,但背地裏難免各自打着小算盤。所以,處於相對弱勢的蜀漢不得不去“巴結”孫權,孫權這人可不好對付,那麼多使者中,孫權最看好三人,便是鄧芝,費禕以及本篇的主人公宗預。而這三人均是蜀漢後期的重臣。
宗預老家是荊州南陽郡的,值得注意的是,劉琮投降後,南陽郡歸曹操管轄,赤壁之戰後還是在曹操手中,故推測宗預是在劉備來荊州後的這段時間裏投靠的,和諸葛亮差不多的時間出仕。
後來宗預成爲了張飛的部屬,劉備從葭萌關南下攻打成都,召諸葛亮、張飛以及趙雲帶兵入蜀支援,宗預就是和張飛一路的,張飛一路上負責平定巴西郡和巴郡,想來也有宗預的功勞。
劉備死後,諸葛亮開始執政,自然需要提拔一些賢德的人。公元224年,宗預被諸葛亮徵召爲丞相府主簿,後來又升任爲丞相參軍、右中郎將。
諸葛亮逝世之後,蜀漢由蔣琬主持大局,更是需要人才的時候了,而此時的宗預已年有五十歲,所謂有志不在年高,宗預被重用的時候到了。諸葛亮逝世,就好比劉備的逝世,意味着蜀漢喪失一執政者。
這時候孫權耍起了心機,孫權想着諸葛亮一死,曹魏可能會趁機去打蜀漢,於是下令在吳蜀邊界處增加了一萬的兵力,目的一:如果蜀漢還能撐住,我們救救它;目的二:如果蜀漢真的撐不住了,那我們趁機圖利。蜀漢朝廷看着東吳增加了兵力,也只能增加了白帝城的守軍,各自防着各自一手。
公元235年,宗預奉命首次出使孫權,和東吳緩解下緊張的關係。宗預到後,孫權先刁難他說:東吳和蜀漢好比是一家,我聽說你們在白帝城增加守衛了,這是啥意思?
宗預冷靜回答:我認爲吳國加強了巴丘之守衛,我國增強對白帝城的防禦力量,這都是適應形勢的合理做法,不值得互相追問吧。
孫權聽後大笑,對宗預的坦率很欣賞,對他的敬重程度僅次於曾出使孫吳的鄧芝、費禕。宗預因爲出色完成了任務,被朝廷封爲侍中,之後又升任爲尚書。
公元247年,六十多歲的宗預奉命再次出使東吳,此時孫權也已經65歲,想來兩人年紀相近。臨別之際,孫權抓住了宗預的手,哭着道別說:您經常奉命來交好兩國關係,現在你年紀已經大了,我也日漸衰老,恐怕日後不能相見了。孫權還贈送了一顆大珍珠給宗預作爲紀念禮物。
隨後,宗預又一次被重用,奉命出任永安都督,鎮守蜀漢東部邊境,一守便是數年。公元258年,宗預七十多歲因病被召回了成都,升任鎮軍大將軍,受領兗州刺史。
公元264年,八十歲左右的宗預跟隨後主劉禪一起遷往洛陽,在半路去世了。
宗預五十多歲後被高度重用,是蜀漢後期的一位重臣。讓人想起辛棄疾的一句詩,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參考文獻:《三國志·宗預傳》、《華陽國志》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