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甜甜;圖/來自網絡。本文4429字,閱讀時長估計10-15分鐘,原創作者授權百家號平臺“老楊話文史”發表,未經同意,嚴禁轉載!)
人們對林徽因的瞭解,多在於她和徐志摩、梁思成、金嶽霖三位才子的或動人、或遺恨的感情糾葛上。再多一點,便能吟哦出林徽因的兩句詩來:
現在很多人對林徽因這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奇女子進行解讀,讚美者有之,批評者亦不少。喜歡林徽因的人會說她是千百年難遇的才女,她不僅會作詩,還寫得一手優美的散文,並且在建築史上留下一段爲人稱頌的傳奇。她是女神,自帶光芒,才子也好,佳人也罷,只要林徽因出場,身邊便不缺崇拜者,敬仰者。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林徽因這個女子飽受着世人的爭議:憑着自己姣好的面容,周旋於男子之間,甚至還有玩弄他人感情的嫌疑,這樣的人,怎麼能受到世人的敬仰,萬人的追捧?!
有時候,人在聚光燈下熠熠生輝,可是站在高處卻也不勝寒。要想讀懂林徽因,我們不能用上帝視角去看她。林徽因或許完美,但同時,她是一個人,一枚處於萬千世界的蜉蝣。
讀林徽因,我們先從她的身世讀起……
1904年6月10日,一名女嬰降生在杭州的一個書香世家。江南的溫婉滋潤着這片土地,降生的嬰孩卻爲江南添上一抹別緻的風韻。祖父林孝恂從《詩經·大雅·思齊》裏取用“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的句意,給女嬰取了“徽音”這個美麗的名字。後來,爲避免與當時一位男性作家林徽音相混,便改名爲“徽因”。自此,如初夏綻放的荷花,林徽因一點點長大,慢慢地有了荷的姿態,荷的婀娜多姿,荷的淡淡清香。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句詩用來形容林徽因再合適不過了!可是,林徽因本就出自書香門第,何來“淤泥”一說呢?這就不得不提一下林徽因的母親了。林徽因的母親何雪媛出身於浙江嘉興一個商人家庭,十四歲就嫁給林長民做了繼室。對於善詩文、工書法、才華橫溢的林長民來說,何雪媛不是他妻子的最佳人選。母親誕下的子嗣相繼夭折後,只留下女兒林徽因。
爲延續血脈,林長民納了妾。這個女人性情溫和,不僅爲林家誕下男嬰,還能相夫教子,夫唱婦隨。何雪媛漸漸失去寵愛,到後來只能獨居後院。每當林徽因到前院找二媽和弟弟玩後回來時,母親總是板着個臉,久而久之,林徽因的心理變得矛盾起來,一方面她愛自己的母親,另一方面又因爲母親的抱怨將父親推得越來越遠而心生埋怨。
好在林徽因在年幼時期就展現了她天才般的學識,並得到父親的賞識。5歲時由姑母林澤民啓蒙讀書。林徽因骨子裏流淌的是林家詩意和典雅的血液,加上姑母的教育,林徽因出落得愈發有氣質。因爲父親任職需要,輾轉幾次,徽因先後在上海的虹口區愛國小學和北京英國教會辦的培華女子中學讀書。並且在1920年,也就是林徽因16歲時,父親林長民赴英國講學,林徽因隨父去倫敦讀書。
正是在煙雨朦朧的倫敦,林徽因邂逅了一個讓她一生難以忘懷的男子,也是林徽因受人爭議的開始。
在林徽因情竇初開的時候,有這麼一個風流倜儻的人闖進了林徽因的世界,他就是徐志摩。志摩何許人也,怎輕易地就打動了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林徽因呢?
徐志摩是個極其浪漫的人,在他短暫的一生裏留下許許多多動人的詩歌。
在轉瞬間,徐志摩想要尋找的是愛情的永恆。
徐志摩多情,但是在人們看來,他卻把長情放在了林徽因一人身上。林徽因和徐志摩他鄉遇故知,兩人都活在詩意的世界裏,一旦相遇,便有說不完的話,有纏綿不斷的情思。這份感情來得突然,來得迅猛,來得熱烈。林徽因心動了,愛上了,彷彿靈魂與靈魂的交合,林徽因沉醉在了康河的柔波之中!
愛有多深,傷就有多痛。原本以爲遇見了真命天子,卻不想是造化弄人。愛上一個人,時機不對,差一分、一秒都不行。大林徽因七歲的徐志摩彼時已經成婚,生有一子。當身懷六甲的結髮妻子張幼儀站在林徽因面前時,林徽因倉皇而逃。林徽因愛得熱烈,愛得忘我,然而聰明如她,在愛情面前留有最後一份尊嚴。陸小曼爲了愛,如飛蛾撲火,不惜與前夫離婚、打掉胎兒也要和徐志摩在一起。相比較而言,林徽因則更爲理智,她是一個驕傲的女人,她有自己獨特的人格!
據張幼儀回憶,她最嫉妒的女人不是後面和徐志摩結合的陸小曼,而是半路出逃的林徽因。當她知道徐志摩所愛何人時,曾說“徐志摩的女朋友是另一位思想更復雜、長相更漂亮、雙腳完全自由的女士”。
林徽因給了徐志摩無與倫比的愛情,並且最終因爲這份浪漫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1931年,徐志摩爲參加林徽因在協和禮堂爲外國使者舉辦中國建築藝術的演講會而墜機身亡。一場意外,帶來的是生離死別。在林徽因選擇離開徐志摩時,有人質疑她愛的不夠,因爲後來林徽因說,他愛的不是我,是詩人眼中想象出來的一個我。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徐志摩來時帶着一片癡情,“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他走時,亦結束了這段康河之戀,成了一段永不醒來的夢。
林徽因當然愛過徐志摩,她曾付以深情。在《悼志摩》的散文中她談到,“志摩認真的詩情,絕不含有任何矯僞,他那種癡,那種孩子似的天真實能令人驚訝”,因爲天真,才更動人。“朋友們,我們失掉的不只是一個朋友,一個詩人,我們丟掉的是個極難得可愛的人格。”林徽因不捨,她比任何人都難過。
如果說徐志摩的愛是夢幻,那麼梁思成的感情則更踏實。梁思成沒有徐志摩的才情,卻寵愛了林徽因一生。大家都以爲梁思成是在徐志摩之後才認識的林徽因,實則不然。梁思成的父親是梁啓超,梁林兩家是世家,在當時交流也是十分頻繁。後來梁思成女兒梁再冰在《回憶我的父親》中的這麼一段記述,讓我們更加確信,林徽因初遇梁思成的時間是她十四歲的那一年。
在學業完成後,1928年3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華結婚。梁思成曾經問過林徽因一個問題:有一句話,我只問這一次,以後都不會再問,爲什麼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長,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準備好聽我說了嗎? 或許因爲林徽因的回答,才讓梁思成篤定那個結婚的人是她。婚後,兩人相互支持,爲建築學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梁思成的愛是踏實的,也是包容的。愛情是玫瑰,那麼婚姻就是油鹽醬醋茶,在瑣碎的生活中歸於平靜。梁思成知道徐志摩和友人金嶽霖都鍾情於自己的妻子,他並沒有責怪自己的妻子。甚至在徐志摩墜機後,林徽因把一塊飛機殘骸掛在了臥室裏,有人爲梁思成打抱不平,梁思成卻說,正是因爲林徽因有情,他才更愛她。梁思成信任林徽因,更懂她。林徽因病逝後,梁思成在她的墓碑上刻上了“建築師林徽因墓”七個字,無多贅述,卻恰恰寫盡林徽因的一生。
林徽因的記憶繁花似錦,卻仍有兩三朵娉婷的花讓她難以忘懷。這記憶裏,有一個人用盡一生在愛着她。金嶽霖,被譽爲中國哲學界第一人,一個泰斗級的人物。他一生浪漫天然,率性幽默,年少時受西方教育影響,儀表風姿皆有紳士風度。他喜結交朋友,爲人樂觀寬厚,不拘俗禮。他愛的女子有着傾國傾城的容貌,還有着折服衆人的才華,這個人便是林徽因。他的愛,更像是一種呵護,一呵護就是一輩子。
林徽因對金嶽霖的感情,勝過了一般男女的情誼。每遇繁難之事,皆同金嶽霖傾訴,就連她與梁思成之間鬧矛盾,亦有理性冷靜的金嶽霖相勸。林徽因曾對從外地考察回來的梁思成說,她苦惱極了,因爲她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怎麼辦纔好。梁思成聽罷一夜不眠,次日他告知自己的愛妻:“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老金,我祝願你們永遠幸福。”
梁思成沒有徐志摩的浪漫詩情,沒有金嶽霖的深邃風逸,卻亦是謙和君子,豁達明朗之人。當林徽因將梁思成的話語轉達給金嶽霖時,金嶽霖心生感動,答道:“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去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該退出。”
自此,金嶽霖對林徽因更是關愛備至,與他們終身爲友,鄰院而居。他此一生雖孤身一人,無兒無女,卻自得其樂,晚年跟林徽因的兒子梁從誡住在一起,梁從誡夫婦稱他“金爸”,對之敬重仰慕。
冰心曾說過,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它的明豔,然而當初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人們看到了林徽因生平風華事蹟,卻未能真正走進林徽因的內心。林徽因擁有的不僅是一顆敢愛而無畏的心,她還有自己的事業,還有自己爲之奮鬥的目標。
爲振興中華民族的建築業,在不招收女學生的國外,林徽因曲線救國,專業是美術,卻選修了建築學的所有課程。1942年,梁思成接受委託,開始編寫《中國建築史》。林徽因爲寫作《中國建築史》抱病閱讀“二十四史”做足資料準備,並寫了該書的五代、宋、遼、金部分,又承擔了全部書稿的檢閱和補充工作。
1949年,北京解放,林徽因被聘爲清華大學建築系一級教授。是年,政協籌委會把國徽設計任務交給清華大學和中央美院。清華大學小組由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暢中等人蔘與設計工作。林徽因連續工作幾個月,直到方案最終確定。1952年,亞太地區和平會議即將在北京召開,籌備組決定給每位代表送上禮物,並將其中一部分禮物的設計和準備工作交給林徽因負責。林徽因想借此機會搶救瀕於消亡的景泰藍傳統工藝,遂抱病與莫宗江、常莎娜、錢美華等深入作坊做調查研究,並設計了一批具有民族風格的新穎圖案。這批禮品深受與會人員歡迎。
是年,梁思成和劉開渠主持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林徽因被任命爲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委員。她與助手關肇鄴一起,完成了須彌座的圖案設計……
要知道完成這些事情之前,林徽因早就患有肺病,並且在1947年還進行了腎摘除手術。病痛沒有把林徽因打趴下,而是愈戰愈勇,直到1955年4月,林徽因病逝於北京同仁醫院。
林徽因去世後,衆人評說紛紜:她是一個怎樣的人?是民國第一才女,是作家,是詩人,是教師,是建築師……我想說,林徽因更是一個普通的女人,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女人,她的靈秀,長留人間四月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