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畫家手冢治虫在1952年開啓了《鐵臂阿童木》的漫畫連載,該漫畫當年的問世轟動了整個日本。1966年《鐵臂阿童木》被改編成193集的動畫在日本熱播。1978年,原北京電視臺正式更名爲中央電視臺。1979年,日本電子品牌“卡西歐”進入中國市場。
《鐵臂阿童木》是中國第一部引進的國外動畫片,但並非是主動引入。新入駐中國市場沒多久的“卡西歐”想在中央電視臺做個廣告,但是國外品牌在中國電視臺做廣告這還是第一次,就在中央電視臺舉棋不定之時,“卡西歐”想到了曾在日本熱播的動畫片《鐵臂阿童木》。最後雙方達成了協議,“卡西歐”出錢購買動畫片《鐵臂阿童木》的播放權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作爲交換,中央電視臺要播放“卡西歐”的電視廣告。
雖然中央電視臺在1980年12月播出的是日本14年前製作的《鐵臂阿童木》黑白版動畫,但這並未影響該動畫在中國的巨大轟動。80年代初,電視機在中國纔剛剛普及,相對電影而言電視更具傳播性,但是當時的中國還沒有一部國產電視動畫。《鐵臂阿童木》的播出迅速吸引了大人小孩的目光,成爲了一代人的快樂記憶,也爲國外優質動畫的大量引進開創了先河。
隨着大量日本動畫被引進中國後的熱播,作爲中國動畫發源地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也漸漸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很多優秀的國產電視動畫在80年代也相續橫空出世。1984年,一位叫邁克爾·艾斯納的美國人坐不住了,剛剛上任美國迪斯尼CEO的艾斯納親自飛到了北京,他把已經去過100多個國家的《米老鼠和唐老鴨》推薦給了中央電視臺。
據說迪斯尼和央視當年談判了半年之久,播放次數、播放時間、版權保護等這些新詞兒第一次在中國出現。而美國人強大的版權意識甚至把米老鼠的商標都註冊了。在上個世紀30年代有一款極受歡迎的奶糖在包裝上面就印着“米老鼠”,隨着《米老鼠和唐老鴨》動畫的引入,這款奶糖不得不在包裝上改爲了“大白兔”!
儘管迪斯尼要求《米老鼠和唐老鴨》只能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一次,不能重播,也不能複製出版任何音像產品,但中央電視臺還是一次性的買下了《米老鼠和唐老鴨》的104集動畫版權。從1986年開始,千萬名中國孩子都會在每週日晚6點半準時守候在電視機前度過那歡笑的二十幾分鍾。就在《米老鼠和唐老鴨》剛剛熱播不久,美國人又來了,他們這次帶來了一部世紀之作——《變形金剛》。
104集的《米老鼠和唐老鴨》纔剛剛在中央電視臺播放不久,按照周播計算完全夠播兩年的!所以央視以“太多的戰爭和打鬥場面不適合中國國情”爲由將其拒之門外。或許是孩之寶的名氣比不上迪斯尼響亮,也或許是他們的商業目的太過於明顯,喫了央視閉門羹的孩之寶直接改變了策略,他們找到了上海電視臺。不過正當上海電視臺表示我們也很糾結時,孩之寶提出百集的《變形金剛》動畫片全部免費送給你們總行了吧?一分錢不要,但是必須要把變形金剛的玩具廣告一同播出。隨後,北京臺、廣州臺等一些地方電視臺也陸續和孩之寶簽約了相同的免費協議。
“卡西歐”的經驗直接被孩子寶成功地拿過來複制了,而更成功的是變形金剛的玩具登陸廣州的第一天就被搶購一空,月銷售額在當年就突破了百萬元。《變形金剛》這個世紀的超級大IP從誕生之初就是爲了賣玩具,而孩子寶也是一個玩具公司。所以央視寧願沉下心來和迪斯尼談判,也不願意接受玩具公司的動畫饋贈。不過正當昂貴的變形金剛玩具熱賣之時,美國人的得意笑容卻被中國的國情一盆冷水給澆滅了大半。
隨着《變形金剛》的大熱,鋪天蓋地的盜版變形金剛玩具湧進了中國市場。有包裝的也好,無包裝的也罷,價格比正版低廉不說,購買起來也更加便捷。所以中國盜版變形金剛玩具成爲了更多家長的選擇,而那時候的孩童連什麼是海外的動畫片都還搞不懂,只要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變形金剛玩具,哪怕是睡着了都能笑醒!
《鐵臂阿童木》和《變形金剛》這兩部海外動畫免費送給中國的背後雖然有着很濃重的商業目的,但是對於中國動畫的影響還是極爲深遠的。1988年開始,中國歷史上最老的動畫製片廠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開始走向沒落。隨着國外優秀動畫作品的相續引入,外資或中外合資的動畫製作公司陸續成立,在動畫產業的市場經濟下,美影廠的人才大量流失,創作人員結構斷層,生產能力嚴重下降,一家獨大之勢就此消失!
對於國產動畫來說,海外優質動畫的引入從某一角度來講其實是促進了國漫的發展,市場經濟使得中國動畫進入到了拆分重組的全新年代。但是沒人想過,第一部國外動畫進入中國時,對方僅是爲了在中國打一個電子產品的廣告。而對於那個年代的孩子們來說,《鐵臂阿童木》、《變形金剛》、《一休哥》、《忍者神龜》、《北斗神拳》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國外優質動畫,成爲了他們童年不可抹去的美好回憶。
看完記得幫菜鳥點一個贊,您的鼓勵是我最大的動力!喜歡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給你不一樣的動漫視角,一回憶青春。未經作者“我是不是菜鳥”授權私自搬運者,雖遠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