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六世纪末犀角雕双螭海棠形杯,尺寸:20厘米,成交价: HKD 10,760,000

犀牛角工艺最早始于我国的西汉时期,在经过了唐宋元三朝的不断发展,直至明清时期发展了鼎盛时期,而使犀牛角真正意义上进入我国雕刻工艺的黄金时代则是在明末至清朝康熙年间这两百多年的时间之间,在这段时期中,我国古代优秀的雕刻工匠们创作出了无数令人赞不绝口的犀牛角雕刻艺术品。

清18世纪犀牛角雕「荷叶」杯,尺寸:10.4厘米,估价:HKD 500,000 ~ 700,000,成交价: HKD 2,440,000

明清时期最为常见的犀牛角雕刻工艺的造型为犀牛杯,这是工匠们根据犀牛角本身天然的造型所创作出的一种工艺品。工匠们依托其角的造型,再在其表面雕刻出各式各样的图案以及镂空的造型,还会在根据其犀牛角自身特点的不同,设计出玉兰、荷叶、灵芝等多种造型的犀牛角杯。

十七世纪犀角雕「张鶱乘槎」器,尺寸:22.5厘米,成交价: HKD 9,040,000

在其做工方面,古代的工匠们还利用其阴线、阳线、镂空等多种充满技巧性的雕刻技法来美观其外表造型,使得犀牛角雕刻工艺达到了繁中有简、简中带繁美学创造,成为了我国中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清初“六吉”款犀角雕秋园杯,尺寸:高10.5厘米;长17厘米,成交价: RMB 6,776,000

说起我国古代者犀牛角发展历史,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就是在明末时期,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原因是因为对于唐宋及唐宋以前对犀牛角的雕刻工艺我们已经无法考究和探索了,毕竟所遗存下来犀牛角工艺品以及相关的历史资料少之又少,但是对于我国明末时期的犀牛角雕刻艺术我们却可以找到相关证明的资料。

清初犀角雕四季平安杯,尺寸:高19.2厘米,成交价: HKD 6,020,000

例如在我国世界级博物馆—故宫博物馆中藏有犀角玉兰花果杯、犀角兽面纹杯等多种犀牛角工艺品,这些工艺品虽然说在纹饰的设计上、刀工的选择上有着一定的不同,但是我们依旧可以从其造型上看出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

清18世纪犀角雕仿古「饕餮」螭龙纹杯,尺寸:18厘米,成交价: HKD 5,780,000

那么对于明清时期的犀牛角工艺品我们该如何分辨出去朝代的不同呢?一、看其犀牛角的雕刻工艺属于简洁还是繁琐。作为犀牛角收藏者的我们,都知道犀牛角在古代是十分珍贵的东西,人们将犀牛角制作成各式各样的工艺品也是因为看中其自身所蕴含的药理价值,这是犀牛角在早期出现出最为主要的作用。

清十八世纪犀角雕「苍林骏马」图杯,尺寸:宽17.1厘米,成交价: HKD 4,600,000

因此雕刻工匠们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都是尽可能的保证其材料的原始性,所以在其造型的设计上以及刀工的选择上都是以简洁明了为主,而到了清朝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看一定的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简洁的设计风格,而是希望其工艺品有更多的艺术观赏性,因此在其雕刻设计上也是更加的繁琐,具有创造性。

明末/清初十七世纪犀角雕「山水图」杯,尺寸:宽15.3厘米,成交价: HKD 4,600,000

二、看颜色。不管是刚入门的小白收藏者还是老收藏家们,都知道大多数天然的犀牛角颜色为褐黑色,当然也有一些少数的白色,但是因为后期雕刻出的成品并不好看,人们也会将其染色为其他颜色,但是由于明朝时期以简洁的技艺为主,因此更加容易暴露出犀牛角自身颜色不匀的缺陷。

清早期犀角雕胡星岳款龙纹三足小鼎,尺寸:高10厘米,成交价: RMB 4,256,000

所以人们以染来增加其美感,但是到清朝时期,由于教课工艺的复杂化,工匠们可以将其犀牛角上颜色不均的地方给剔除,因此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保留了犀牛角的原石颜色,以黑褐色、红褐色为主。所以作为收藏者我也可以从其颜色上来辨别犀牛角产出的时代,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清时期犀牛角工艺品的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