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漫改真人版影視作品的“基地”,除了日本就是美國的好萊塢,而近年來火到爆的漫威和DC超級英雄系列作品更是漫改真人版的一線翹楚。

去年火爆的《復聯4》等超英電影的票房在中國亦是大賣,然而這兩位漫改專家似乎都不能滿足好萊塢這個“大鱷”的大胃口了,於是近10餘年來,好萊塢就開闢了一條新道路。

那就是——日本動漫

隨着上世紀末日本的ACG(動畫漫畫遊戲)等亞文化產業在全世界範圍內的迅速流行,好萊塢的一些製作公司也將目光的焦點越來越集中到了這些日本動漫身上。

隨着電影技術的不斷進步,特別是CG技術也逐漸發展到了幾乎可以“以假亂真”的地步,好萊塢的日漫改編作品也開始向高投入、大製作的方向邁進。

他們不惜以重金購買日漫的IP版權以備日後翻拍成真人影視作品之需。

被好萊塢“選中”的日漫作品,基本上都是有成爲賣座大片潛質的科幻、動作和恐怖類型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好萊塢在多元文化上的持續探索,和對題材匱乏的焦慮。

他們希望藉助漫畫的世界觀和原著的知名度,加以好萊塢擅長的視覺效果包裝,使之成爲通殺世界的文化產品。但從影片票房來看,這些日漫改編作品普遍還正處於初級的試錯階段,並沒有探索出一套合理化的改編方案。

說實話,好萊塢對於日漫的改編並不擅長,畢竟粗獷的大美利堅文化與細膩見長、講究禪意和人心的亞洲(特別是日本文化)的差異不是一星半點。

其實許多作品並沒有考慮到日美文化之間的偏差,只是單純地將故事和角色“美國化”,加上N多工業化的拼湊特效、令人尷尬無比的人設,以及被改得面目全非的劇情,被包括美國本土在內的全世界原著粉所詬病且無法接受。

但也不是所有的日漫改編作品都是“沙雕”,去年上映的《阿麗塔:戰鬥天使》和《大偵探皮卡丘》還是得到了觀衆(包括原著粉)的認可的。

這裏總結幾部近年來上映的日漫好萊塢改編作品,看看是車禍現場還是有可圈可點的地方呢?

大偵探皮卡丘

去年5月在中國上映後,總票房達6.4億人民幣,全球票房也有4.31億美元。

由“死侍”演員配音並主演(動作捕捉)的皮卡丘,一副大叔嗓也是令人大跌眼鏡,國內配音版是雷佳音(誰看過配音版,說說大頭的表現如何哈...)。

儘管影片上映後的熱度很高,但觀衆普遍的口碑還是不甚理想,請看上面國內的豆瓣和國外的IMDb評分(下同),相對有些幼稚且不講邏輯的劇情令影片終究只屬於粉絲向電影。

廣大粉絲們的反應也是好壞參半,儘管片中可以看到除了萌神皮卡丘外的許多寶可夢(這個譯名還是有些彆扭呢~~),什麼初代御三家——傑尼龜妙蛙種子噴火龍、神奇的超夢甚至是本貓不知爲啥特別喜歡的可達鴨等等都悉數登場。

其實,有毛的皮卡丘還是很可愛的(這個偵探有點萌)。

阿麗塔

卡神(詹姆斯卡梅隆)的豪賭之作,去年也如期在大陸上映,票房8.96億人民幣,全球超4億美元。

並不是很理想的成績,畢竟整部影片的技術方面還是蠻破費的,但比起之前的諸多好萊塢日漫改編作品來說,還算是有着不錯的口碑。作爲監製的卡神從當年對《銃夢》心心念唸到買下版權並將之電影化,足足用了20餘年的光景。

這段歷史可以參看貓之前的文章(20餘年前的這部日本漫畫,終於要電影化了),雖然影片上映後,也被原著粉有所微詞,但影片的確已有不小突破——貫徹原著世界觀的同時,講述了一個較爲傳統的“反烏托邦”故事,相比其他的好萊塢日漫改編作品,更親近普通觀衆。

續集的話再加強些劇情,挑剔的觀衆就不會再拿影片炫目的特效說事兒了吧。

攻殼機動隊

17年影片上映之前,可以說是被全世界動漫迷所翹首期盼的,上映之後,則被罵得體無完膚,甚至寡姐都一起背鍋。

中國票房2.02億人民幣,全球票房1.6億美元,直接虧損六千萬美元(影片投資1.1億美元),真是票房口碑雙雙慘敗。

其實影片還是犯了好萊塢日漫改編作品的通病——過度注重視覺效果的傳達,而忽視了影片的敘事重點,簡單說人話就是:就看特效了,不會講故事。

貓的個人感覺:儘管影片缺乏了士郎正宗原著的哲思和深度,比起押井守大師的版本更是差了幾條街,但作爲原著是日本漫畫打入西方市場的開山鼻祖,它存在的意義足夠令“後輩”深思(反面教材?)。

死亡筆記

至今仍十分納悶,網飛哪裏來的那麼大勇氣來翻拍這部影片,畢竟之前的日本真人版電影都很成功,兩部都接近8分的評分,不算16年的那部“點亮新世界”。

雖然不是院線電影,但網飛這部“網大”着實令人汗顏,按照好萊塢電影的套路,《死亡筆記》這樣的題材很符合他們的工業化流程,但確實被“工業化”了。

被改編的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故事,完全失去了原著中雙方PK的經典對決,人設也變得粗糙得連殺馬特都不像了,怪不得有網友調侃說:誰有死亡筆記?片尾有從導演到演員的名字。

其實最致命的還是在於老美將影片的內在拍成了一部青春校園狗血戀愛片,原著中的高智商犯罪主題被摒棄得絲毫皆無,導演,我們佩服你!!!

拳皇

亂入個“格鬥之王”吧,嚴格意義上不應該算是好萊塢日漫改編作品,但集結了多國影人的此部遊戲改編作品在12年居然還在大陸院線上映過。

即使你不是遊戲迷,相信“拳皇”(格鬥之王)的名字你都不會陌生,無論街機廳中至今仍在的97KOF還是在如今手機遊戲中依然健在的人物們(不知火舞 等等),都還能見到原著遊戲的身影。

而這部影片則徹底毀了“拳皇”之名,MAGGIE Q的不知火舞成了中情局特工,類似這樣的劇情也就罷了,八神草薙被糟改成什麼樣子,貓已經不忍再看了,即使當年被無數人詬病的尚格雲頓版《街霸》比起這部也算佳作了吧。

“讓你把遊戲拍成電影,你卻把電影拍成遊戲,還拍得如此山寨。”——來自觀衆的“控訴”。

龍珠

被當做好萊塢日漫改編作品的“第一車禍現場”,何解?因爲本作可以算是好萊塢日漫改的第一作,當初,就沒開一個好頭!!

影片對原著進行了毀天滅地的大改編,劇情自不用說的爛,人設的雷人度也是史詩級的,當年大陸上映後的6500萬票房,如果你有參與,是不是到現在還在後悔進了那個影院呢?

同樣,周潤發發哥是否也後悔接了那個無厘頭的龜仙人角色呢?看完真有種想用龜波氣功把導演轟趴下的念頭,還是文化差異惹的禍唄。

難怪影片上映七年後,編劇本·拉姆西還在其個人博客上發表了謝罪文,向所有龍珠的粉絲深表歉意。


好萊塢日漫改編這條漫漫長路上,眼看着無數作品“翻車”,但是好萊塢影人的嘗試依舊樂此不疲。

也許,有沙雕纔能有進步的動力和空間,看未來的發展趨勢,好萊塢對日漫作品的改編也已到了“蜜月期”,過兩年頻頻出現在大銀幕上的應該就是他們。

下次貓會繼續告訴大家未來還有啥IP是他們暌違已久並要改編的作品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