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有三天可见的交情,所以只有三天可见的朋友圈”

“装什么清高婊,我删了你就是因为你的朋友圈对我仅三天可见”

“你是多没自信,才设置朋友圈仅三天可见?”

朋友圈仅三天可见的设置,然不少营销号得以发挥。甚至有一些鸡汤文为了哗众取宠,写出“我把所有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的好友都拉黑了”,“我对他挺有好感的,相互留了微信。晚上回来他跟我说‘我们不合适,因为你的朋友圈对我只有三天可见’”.......

凡此种种,层出不穷。有意义吗?

不错!我们加微信好友的第一件事,就是翻看对方的朋友圈,指点嘲笑或者心生赞叹。最后,就凭借这一点,对这个人定下了“人设”。

朋友圈,让我们对一个陌生人有了“低”,也更好于我们的下一步交流。我也很习惯这样,翻看别人的朋友圈,而我自己的朋友圈是三天可见的。

为什么?

因为我的朋友圈,不是真实的自己,那不是我喜欢的“人设”。

每个人,都渴望新的朋友,新的关系。

我们的朋友圈,只是为了展示我们的生活,让别人多了解我们多一点。

我希望在大家眼里,我是个欢乐的逗比,我是个快乐又乐观的人。和有亲和力,可以融入大众。可以被黑,可以被嘲笑的那种。

但是我真心觉得那样的人,没有什么涵养。像一个大老粗,让人瞧不起的只有戏谑。

我不喜欢小清新一样,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每天做“清新美少女”,这种稍微有些“矫情”的镜头。我害怕

我害怕别人因此而不敢接近我,我的朋友圈,有时候,对一些分组是书籍,喝茶饮酒;一些分组是五大三粗,调侃生活的汉子;对一些未设分组的人,则是混合的户外生活、书香与逗比......

可是,这都不是,我想让新的认识的人看到的呀!

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人,总会加一些自己不喜欢的好友。

既然大家都是浅交,罗永浩说他曾经在公众场合讲过一次“工匠精神”,大家就认为他是一个很有情怀的人,以至于一些创业者来找他的时候,也拿情怀来试图说服他。然而,真相是他并不看重情怀,他只是提到过。

朋友圈就是这样,陌生的人,可能因为看了我们的朋友圈动态,就抓住其中的一些点,来切入我们。

对于用朋友圈来工作的人,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对于一个小小的普通个人,我不喜欢被利用的感觉。朋友圈,就像给别人一个窗口,可以看见我的一些性格和喜好。

朋友圈的全部可见,是一种难得的坦荡,也容易引来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容易出卖自己。

如何舍去,看君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