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长梁孟松此前表示,中芯国际的14nm制程在2020年产能持续升高,预计3月份产能4000片,7月为9000片,12月达到1.5万片,中芯国际14nm产能提升将加速中国公司芯片的国产化进程。公司受益于5G催生以AIoT为代表的新应用从而带动电子元器件的需求、中美贸易战推动国产替代步伐加速、先进制程的不断突破,中芯国际作为大陆代工实力的代表,有望实现持续性发展。

中芯国际成立于2000年,与2004年在港交所上市,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内地技术最先进、配套最完善、规模最大、跨国经营的IC制造企业,提供0.35微米到14纳米不同技术节点的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

科创板重量级“巨芯”来了,中芯国际宣布进军科创板,意味着什么

5月5日(晚间),中芯国际发布公告表示 ,公司董事会于2020年4月30日通过决议案批准建议进行人民币股份发行、授出特别授权及相关事宜,决议案让中芯国际申请于科创板上市,计划在国内科创板发行股份 ,而这次上市建议将予发行的人民币股份数目不超过16.86亿股新股。有关募集资金拟按照以下方式用作下列项目所需总投资:约40%用于投资于12英寸芯片SN1项目,约20%用作为公司先进及成熟工艺研发项目的储备资金,及约40%用作为补充流动资金。

中芯国际SN1项目就是之前耗资102亿美元建设的上海两大12英寸晶圆厂之一,分为SN1和SN2两个厂房建设,也是中芯国际14nm及未来先进工艺的主要产地,与SN2项目的产能都是3.5万片晶圆/月,以后也会是国内处理器最先进工艺的生产基地。

公司受益于“新应用驱动+国产替代+先进制程突破”三重动能,今年以来业绩逆势成长。公司受益于5G催生以AIoT为代表的新应用从而带动电子元器件的需求、中美贸易战推动国产替代步伐加速、先进制程的不断突破,中芯国际作为大陆代工实力的代表,有望实现持续性发展。

科创板重量级“巨芯”来了,中芯国际宣布进军科创板,意味着什么

今年以来,关于中芯国际14纳米量产的消息不断,14nm工艺19年底开始出货,在先进制程上逐步缩小与世界代工巨头的差距。公司14nm工艺在19Q4出货,营收占比1.0%。华为海思1月份给中芯国际下单,华为旗下荣耀发表Play 4T系列手机,该产品搭载了中芯国际14纳米工艺生产的麒麟710A处理器。4月份,中芯国际与嘉楠科技合作的14nm挖矿机芯片已经完成测试,计划在2020年第二季度量产出货。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长梁孟松此前表示,中芯国际的14nm制程在2020年产能持续升高,预计3月份产能4000片,7月为9000片,12月达到1.5万片,中芯国际14nm产能提升将加速中国公司芯片的国产化进程。因此预计未来量产后营收将进一步提升,先进制程营收贡献率会进一步增大,且下一代制程节点(N+1)对世界最先进的7nm技术的追赶正在加速。

科创板重量级“巨芯”来了,中芯国际宣布进军科创板,意味着什么

晶圆厂产能利用率持续上升,毛利率进一步提高。产能方面,受益于下游出货需求的推动,公司产能于2019Q1开始快速增加,同时产能利用率持续上升,19Q4产能利用率高达98.8%,产能利用率饱满,面临着供不应求的情形,一季度毛利率预期中值26%超过Q4的23.76%,反映了产能利用率的进一步提高。在资本支出方面,2019年晶圆厂运营资本支出20亿美元,其中14亿元用于晶圆厂产能扩张。为满足市场客户需求,新一轮资本支出将开启,预计2020年资本支出31.6亿美元,其中25亿美元用于晶圆厂设备的支出,产能扩张将会逐步显现。

中芯国际回归意味着从资本市场角度支持国内半导体最硬核资产,将带动资本聚焦一批中芯国际产业链公司。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投资者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