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是80年,那麼就有25年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和人生密切相關,而科學研究表明,睡眠和癡呆症有也同樣密切相關。那麼,睡眠是怎樣影響大腦健康的?睡眠不足會有怎樣的後果?我們又該如何獲得良好睡眠,預防癡呆呢?

海馬體在睡夢中儲存記憶,萬一存儲機制受損呢?

人類記憶的信息,是由處於側頭葉部的海馬體轉移到大腦皮質而存儲下來的。海馬體內大約有1億個神經細胞,它會臨時性地存儲記憶信息;而大腦皮質則有100億個神經細胞,是記憶的長期儲存庫。可以把它倆看作電腦的內存和外存。

海馬體容量小,但爲了使大腦儘可能多地記住新信息,它必須不斷向大容量的大腦皮質傳送記憶來保證自身的存儲空間。

海馬體傳出記憶信息至大腦皮質並固定它們的這個過程必須在睡眠中進行。 因此,如果睡眠有問題,這個運作機制就會被破壞,大腦存儲新記憶的功能自然也就受損。

實際上,很多患有癡呆的老人,能很清楚地記得以前的往事,但卻記不起來最近的事情,正是因爲他們腦中的這個記憶傳輸—固定系統產生了障礙。

睡眠不足易引發阿爾茨海默病

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們進行了一項研究:

他們剝奪實驗老鼠的睡眠,一段時間後,老鼠大腦顯示出了較多的β澱粉樣蛋白累積;

接着他們讓老鼠睡覺,睡了一覺的老鼠大腦內的這種β澱粉樣蛋白就變得很少。

要知道目前的主流觀點還是支持阿爾茨海默病是由β澱粉樣蛋白“垃圾”在腦內的神經細胞中積累過多而引起的。這羣科學家的研究結果等於告訴了我們大腦中的β澱粉樣蛋白是在睡覺時被分解的,也告訴了我們睡眠不足是與癡呆相關的。

而近幾年闡明的“大腦記憶機制”也表達着同樣的觀點:睡眠不足易引發阿爾茨海默病。

睡得少或睡眠質量不好,都會使β澱粉樣蛋白的分解不及時,從而使得腦內的“垃圾”累積過多,引發認知障礙。

此外,患有失眠等睡眠障礙的人也容易患代謝綜合徵和糖尿病等生活習慣疾病。

糖尿病患者腦中的β澱粉樣蛋白往往難以分解,腦內垃圾容易越積越多,從而加劇認知能力的惡化。

而患有代謝綜合徵的人,一般體形較胖,呼吸道往往就會變窄,睡覺時容易打大呼嚕,因此這類人羣睡眠時動脈血液中的氧濃度極端低下,嚴重危害身體健康。

安眠藥與酒精,失眠者的慢性毒藥

我們需要高質量、足量的睡眠幫助我們預防認知障礙,維持身心健康。但現實是,對於忙於工作和家務的現代人類來說,良好的睡眠似乎已成了一種奢侈品。

而爲了快速獲得睡眠,很多人會尋求安眠藥和酒精的幫助,其實這非聰明的做法。因爲失眠而長期服用安眠藥或者喝酒助眠是弊大於利的。

據英國的研究表明,長期服用安眠藥會讓人產生藥物依賴性,患阿爾茨海默病的概率也會比非服用者要高3.5倍。另外,這類藥物會使肌肉鬆弛,老年人服用後更容易摔倒。

而飲用酒精的人,雖然容易入睡,但睡眠的質量並不好,第二天起來也還是朦朦朧朧;爲且爲了入睡而習慣性的飲酒會引發酒精依賴,對肝臟和大腦均會產生不利影響。

你,能睡得好嗎?

中老年人可以怎樣睡得更香,以維持好健康狀態呢?日本長尾和宏博士認爲,首推“至少在早上曬一點太陽”。早晨的太陽光中包含的紫外線能復位人體生物鐘的物質,它能促進被稱爲“幹勁激素”的血清素釋放。血清素在提高人覺醒水平的同時,也能誘發晚間促進睡眠的褪黑素的分泌。

如果說人生是80年,那麼人的一生中25年是在睡眠中度過的。長尾和宏博士表示,睡眠不僅僅是單純的休養,它與各種各樣的疾病均有聯繫(有研究者推測現在日本日益高漲的醫療費用可能與日本人的睡眠問題有相關性),是健康生活的鑰匙,而醫學對睡眠的生物學作用的理解正在加深,“睡眠科學的時代來臨了”。

遠古人類日出而起,日落而息。那時候人類的睡眠時間很充足。但是隨着時代發展,文明進步,睡眠時間越來越少。大多數現代人的睡眠基本都不夠。

收拳是爲了更好地出拳,睡覺是爲了更好地幹活。要想在白天把活幹得有效率有業績,首先就要確保夜裏的良好睡眠。而快消品般的生活節奏,究竟會將我們的睡夢帶向何方呢?

本文作者:長尾和宏 醫學博士

資料來源:PRESIDENT Online

睡眠不足會變傻?睡眠不單純是休養,它與各種各樣的疾病均有聯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