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宜軟宜緩:選擇的食物要容易消化,烹飪時要蒸煮熟透,使食物鬆軟易消化,少喫烘焙、燒烤、質硬的食物,以免對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加重胃腸負擔。事實:把飯菜嚼碎了喂孩子,不僅有可能給孩子傳染幽門螺旋桿菌,還有可能傳染牙周炎等其他疾病,而且丟失了食物原本的營養,不利於孩子的發育。

俗話說,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養”。可是,你的胃爲啥越養越糟糕了?

上期我們說到容易引起胃部疾病的七宗罪,而養胃的前提就是避開那些不良習慣,但是,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養胃誤區存在,不知不覺中傷害着我們的胃。

養胃反傷胃,

雪上更加霜。

養胃,你進入誤區了嗎?

  • 常喫保健品防患於未然

事實:喫保健品是爲了補充維生素,而新鮮食物裏面富含各種天然維生素,更容易吸收,更有利於健康。

我們需要的能量,都在自然的食物中,只要喫好三頓飯,胃腸就會得到許多“正能量”。

  • 用口香糖擺脫口臭

事實:口腔潰瘍和口臭的“真兇”在消化道,反覆性的口腔潰瘍多因脾虛而起,頑固性的口臭多因胃熱而犯。

單純地消炎止痛、使用口氣清新劑只能暫時緩解,想徹底擺脫,還要從調理好消化系統入手。

  • 反個酸而已,都不是事兒

事實:在消化內科就診的患者中,很少有因爲反酸來看病的,多數人習慣性地忽略掉了反酸的症狀,認爲誰還不反個酸呢。但其實,反酸不及時診治,可能惡化成食管癌。

千萬別把身體的不舒服當作一種常態,將其當作一種身體報警信號,有助於我們早診斷、早治療、早獲益。

  • 把飯菜嚼碎了喂孩子

事實:把飯菜嚼碎了喂孩子,不僅有可能給孩子傳染幽門螺旋桿菌,還有可能傳染牙周炎等其他疾病,而且丟失了食物原本的營養,不利於孩子的發育。

建議使用研磨器,把食物碾碎後再給孩子喫,千萬別圖省事。

  • 冰鎮西瓜、冷飲等可直接食用

事實:從冰箱拿出來的東西要放一放再喫,冷飲對胃腸的刺激是很大的,爲了避免傷身,喝冷飲時最好細細品味,慢慢飲下,這樣對胃腸刺激較小。

喫固態冰塊,入口後可先含在嘴巴前端,等冰溶化、接近體溫再慢慢吞下,這樣纔不會過猛刺激大腦血管、咽喉、呼吸道。

  • 便祕喫牛黃解毒片

事實:便祕幾乎是每個人都曾有過的經歷。我們習慣於把便祕和“上火”畫上等號,很多人一便祕,就自己弄點牛黃解毒片之類的去火藥來喫。其實,這隻會讓便祕越來越嚴重。

如果偶爾便祕,不用擔心,注意飲食、做做揉腹操就能緩解。如果長期便祕,而且便祕情況越來越嚴重,有可能是器質性疾病導致的,要儘快去醫院進行診斷和治療。

  • 使用抗生素治潰瘍

事實:門診中時常有複發性口腔潰瘍患者主動要求開一些抗生素的藥。

免疫系統與病原體的抗衡,即上火,這是機體在進行自我調節,應該給它時間,儘量自然讓它恢復,除非引發了嚴重的細菌感染(這種情況少之又少),否則都不值得使用抗生素。

看完是不是發現自己也多少錯行了一些養胃的誤區呢?一直認爲養胃的做法,竟然“傷胃”不淺。

那如何養胃,才能達到正確的“養生不傷身”的效果呢?

其實很簡單,看下“八宜”養胃小提示。

“八宜”原則

1、宜少宜精:每餐飲食量要少,七八分飽即可,忌暴飲暴食。食物的品種和烹飪要精細易消化,粗糙的、含粗纖維的食物不易消化,還可能刺激胃黏膜,引發胃痛、飽脹等。

2、宜溫宜潔:食物溫度要溫暖適宜,不喫不喝冷的、冰的飲食,儘管天氣寒冷,但是也應該不喫過燙的食物。食材一定要清洗乾淨,烹飪食物時也應該注意清潔衛生。

3、宜鮮宜淡:食物一定要新鮮,不喫過期或放置過久的食物。烹飪食物要清淡,不喫油膩、重口味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4、宜軟宜緩:選擇的食物要容易消化,烹飪時要蒸煮熟透,使食物鬆軟易消化,少喫烘焙、燒烤、質硬的食物,以免對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加重胃腸負擔。進食速度要緩慢,細嚼慢嚥有助消化,不可狼吞虎嚥。

遠離誤區,

今天開始好好養胃吧!

本圖文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