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人士的“小確幸”——去完洗手間立馬瘦三斤。每天早上積極上秤,看着數字從55kg下降到54.6kg,就感覺減肥事業沒白費,這區區0.4kg,卻讓人有了輕如鴻毛的體感,感覺還能少喫少喝100天。

這種穿上緊身牛仔褲都秒變輕盈的自我感覺,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先不給大家潑冷水,如果是憋了好幾天,去一趟洗手間感覺整個人都暢快了,那麼“瘦3斤”也是有可能的。但大多數時候,真的,該有的小肚腩還是會有,並不存在有「清宿便、排腸毒」的道理。

小肚腩,真“有毒“?

在科學並非廣泛傳播的年代,“有小肚腩就是因爲有宿便,積存下來會有1~10公斤的重量”這種說法十分深入人心,甚至至今仍有不少人深信不疑。

但是在醫學上,並沒有「宿便」之類的名詞,這是商家爲了宣傳各種產品和療法而創造的似是而非的說法。那麼真正的科學依據是什麼呢?

人正常的新陳代謝在24~72小時,通過正常的飲食和水分補充,體內的廢物都會被徹底排清。有些僞科學會宣傳“宿便殘留體內,囤積在小腸和大腸粘膜上,久了便揮之不去”,其實根本不存在這樣的道理,原因是我們的腸道是一直活動的,具有自淨的能力,從而會自動排出體內的廢物,不給他們留任何活路。

每當我們喫下食物,食物進入胃裏就會引發胃腸節反射,大腸會持續地把食物往下推到直腸,這時就會產生便意;即使有些物質會殘留在黏膜上,但是大腸的黏膜也在不斷更新,舊的黏膜會自己脫落,體內的廢物也就是食物殘渣+新陳代謝的廢物,「腸毒」的說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便便」到底有多重

有腸胃科醫生指出,體內要能存放10公斤的便便也真的是太誇張,僅算一天喫2公斤的食物,也就大概產生200g的便便。就算天天大魚大肉一個禮拜,最多也就積聚6公斤的物質,再往上就把腸胃給撐破了,這有可能嗎?

便便的構成物大約有75%的水分,以及不同的細菌和食物殘渣,所以晚上喫飽了再稱重,和第二天早上稱重的差距有3斤,其實也不足爲奇,這就是人體正常的體重浮動,拋開水分,其實真正瘦下去的,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這麼多。

更有可能的是,我們把“身體解放”的感覺誤認作爲“我瘦了,我變輕盈了”,過度放大了正常代謝的效果。

是腫了,還是胖了?

其實大家真正在意的,是便便不通暢帶來的身體變化:比如說疲憊、浮腫,有時候這並不會造成明顯的體重上漲,但是很有可能讓整個人看起來都“胖一圈”。

但很多開始減脂的人都會經歷這一個難受的階段,它不僅會受突然間的飲食結構改變影響,還會受到情緒和神經肌肉多方面的影響。

有些人認爲,想要減脂或者排便通暢,只要多喝水,多喫蔬果,特別是高纖維的蔬菜就可以了。但其實高纖食物裏也有“”。

膳食纖維分爲水溶性纖維和非水溶性纖維,其中水溶性纖維需要水分才能讓便便膨脹、變柔軟,同時需要非水溶性纖維促進腸道蠕動,才能順利將廢物排出體外。

如果一味的食用高纖維,超過了日均推薦的20g~30g(以女生爲例),就很容易造成腸胃不通暢。

這裏還要搬出一個排便通暢的公式:

膳食纖維+水+油+蛋白質

纖維足夠、水分充足、優質油脂,這些都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重要元素,如果沒有平衡攝入,不僅會影響你的代謝進程,也會導致營養不均衡,降低你的減脂效率。而且盲目效仿國外網紅模特的減脂食譜也會苦了我們的“中國胃”,一旦搞壞了,營養吸收就很難再好回來。

「宿便」和「腸毒」本身就是僞命題,不如養好自己的腸胃,讓新陳代謝好好發揮它的功效,不用上秤,一照鏡子自然能看到最棒的效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