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觀衆朋友們,我想死你們啦!”
無論何時何地,只要聽到這句話,人們腦海中便會浮現出一個詼諧幽默的形象——馮鞏。如今,春晚上的相聲小品演員們換了一茬又一茬,但作爲常駐嘉賓的馮鞏,卻始終受到人們的喜愛,如果他沒有出現,就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意猶未盡。
自1986年首次登上春晚舞臺以來,馮鞏已經陪着觀衆們走過了三十四載,給人們帶來了歡聲笑語。
向來爲人低調的馮鞏很少在屏幕前提及自己的家世,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太爺爺是“北洋三傑”之一的直係軍閥首領馮國璋,而他的爺爺卻鮮有人知。實際上,他的爺爺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企業家,名爲馮家遇。他們分別有着怎樣的經歷?馮鞏又爲何很少提起他們?
戎馬生涯馮國璋
在2011年上映的電影《建黨偉業》中,馮鞏飾演馮國璋,或許是因爲血緣關係的緣故,馮鞏扮演的角色,不僅在外貌上與真實的馮國璋十分神似,而且角色性格塑造也非常成功。
1859年,馮國璋出生於河北河間的富戶人家,青年時代進入天津武備學堂,習步兵科。他學習勤奮刻苦,各科成績優異,得到了學堂管理人和德國教官的一致認可。
甲午戰爭後,馮國璋被保薦以清朝駐日公使隨員身份前往日本。在此期間,他結交了日本軍界人士福島安正等人,並閱讀軍事著作、學習日本軍事管理經驗,收穫頗豐,他在軍事方面的才能也日益顯現。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回國後,他很快便得到袁世凱的賞識,受到提拔,一路升遷,甚至在關鍵時刻,爲袁世凱篡權計劃的成功進行立下了汗馬功勞。
然而,當聽說袁世凱恢復帝制時,他果斷表示反對,並公開致電政府,勸說袁世凱退位。各省軍閥亦紛紛響應,勸袁世凱及早退位。袁世凱死後,他又擔任代理總統一職。
客觀地說,馮國璋作爲一個有影響力的軍事首領和政界人物,現在看來,時代背景及個人身份使其在處理各項事務時,具有侷限性,有着諸多劣跡,包括鎮壓義和團運動、鎮壓辛亥革命及“二次革命”時鎮壓南方進步力量等。
但同時,骨子裏,他依然熱愛着自己的國家。他認識到當時國力的衰弱,並以其敏銳的眼光,深刻地意識到,要使國家再度繁榮富強,唯一的途徑就是打破閉關鎖國的海禁制度,引進國外的先進思想和科學技術,只有這樣,才能看到未來的希望。
他也知道,這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他在家譜中,用“國家海禁開,東方大事起”十個字,重新規定了家族的排輩次序,便是寄託了自己的希望,願子孫們能替自己看到國家繁榮昌盛的那一天。
實業興國馮家遇
作爲馮國璋的第三子,十五歲時,他便進入北洋速成武備學堂,當時,他的父親在學堂中擔任總辦。畢業後,他又赴德國柏林工學院留學,攻讀化學冶金專業。
回國後,他發現父親領導的軍隊並沒有爲當時的中國帶來太大的改變,於是他意識到發展現代工業的重要性。當袁世凱稱帝后,他果斷脫離北洋軍隊,選擇了發展工商業。
投身實業後,他先後創辦了天津大陸銀行、大城銀行,但最成功的,則是東方油漆廠。作爲國內開辦最早、規模最大的油漆廠,東方油漆廠產品銷量位居國內第一,打破了國內油漆全靠進口的局面,事業蒸蒸日上。
然而,當戰爭來臨時,任何行業都會無可避免地遭受巨大的打擊。
抗日戰爭爆發後,油漆廠一度陷入困境。由於日本封鎖了馬六甲海峽,導致油漆原料難以運入國內,油漆產量難以爲繼,馮家遇只能節省原料、壓縮生產線,並投入大量資金,才能勉強維持油漆廠的運轉。
就在這時,有人向他拋出了橄欖枝。
曾經爲北洋政府效力的王克敏登門拜訪,想要遊說他向日本投降。原來,王克敏在日本方面的扶持下,擔任了漢奸頭目,爲了拉攏前北洋政府相關人士投靠日本,他很看重身爲馮國璋之子的馮家遇,所以特意前來。
倘若馮家遇點頭答應,油漆廠的困境便能迎刃而解,但他並沒有這樣做。他謊稱自己疾病纏身,竭力推辭,還用黃膽水塗臉,裝出病入膏肓的樣子。拳拳愛國之心,由此彰顯。
天津解放後,他主動將東方油漆廠等產業悉數交由組織處理,不久後去世。
馮家遇的一生,雖然沒有像馮國璋那樣,登上高位,手握大權,但也是以自己的方式,爲國家做貢獻,這種愛國情懷,即使歷經歲月的洗禮,始終難以磨滅。
曲藝大家馮鞏
很多人認爲,馮鞏有着如此顯赫的背景,必然是一生下來就順風順水,如今才能取得這樣的成就。事實卻並非如此。
馮鞏童年時,就趕上了十年浩劫。作爲軍閥後代,再加上他的父親馮海崗又曾經爲國民黨工作過,他們家必然免不了經受一番折磨。箇中滋味,只有當事人能體會。正因如此,馮鞏很少提及自己的家世,也不願去回想那段艱苦的歲月。
儘管生活不如意,他始終樂觀地面對生活,給人們帶來歡樂。1973年,年僅十六歲的馮鞏初露鋒芒,創作相聲了《尊師愛徒弟》,並拜知名相聲演員馬季爲師,學習相聲創作與表演。1980年,馮鞏進入中國鐵路文工團。四年後,他成爲中國廣播藝術團演員。
終於,在1986年,他首次登上春晚舞臺,此後便成爲了春晚常客。但他並沒有止步於此,而是堅持學習,當別人休息的時候,他在專心致志地寫段子。他不斷打磨自己的專業技藝,認真對待每一次演出,推陳出新。因此,他始終爲觀衆所喜愛,直到今天,很多上世紀的段子依舊被人們津津樂道。
總的來說,馮鞏的爺爺、太爺爺都是靠自己的雙手,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中闖出了一番天地,而生於和平年代的馮鞏雖然沒有他的先輩們那樣驚心動魄的偉大事蹟,但他同樣是依靠自己的能力,成爲相聲界的領軍人物。
馮鞏爲啥這麼牛?不是靠祖輩的庇廕,也不是天生的運氣使然,完全是他個人努力的結果。一個人的身份背景都無足輕重,只有努力拼搏,才能在自己從事的領域中不斷前進,最終登上頂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