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许多故事家喻户晓,无数英雄的形象影响着一代一代人。然而,对于三分天下,对于晋朝统一,对于蜀汉王朝的衰败,每个人有着不同的见解。

蜀汉王朝经过了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成就一番霸业。然而,这一番霸业为何最终衰败。其中不乏一些原因。


人才,现在非常流行的一个词。然而,人才的匮乏是蜀汉王朝最终走向衰败的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们现在大力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其实,当时的刘禅,乃至诸葛亮都没有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现在在四川一带,仍旧流行着这样一句歇后语:“蜀国无大将--廖化为先锋“。随着刘备驾崩,五虎大将先后去世,蜀国陷入了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然而,诸葛亮事无大小,都事事躬亲,侧面上限制了人才的选拔。只是得到了一个姜维,为了继承武侯所学。然而,诸葛亮挥泪战马谡,严办托孤大臣李严,坚持出祁山而不重用魏延,这一切说明了,诸葛亮后期的所作所为从一定条件上限制了蜀国的发展,成为蜀国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诸葛亮为报先主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为完成刘备光复汉室的大业,六出祁山讨伐魏国。殊不知,诸葛亮六出祁山是个败笔,劳民耗财穷兵黩武,不与民修养生息,所以西蜀国力日渐衰落,后来的大将军姜维奉行诸葛亮的路线继续出祁山,而魏国日渐强大,此消彼涨安得不败乎。诸葛亮继承了刘备的遗愿,而姜维又继承了诸葛武侯的遗志,难道蜀汉王朝只是为了完成前人的遗志吗?或许,他们并不懂得“发展是硬道理。”从而导致邓艾攻打蜀国之时能势如破竹,长驱直入。诚如是,蜀国焉能不亡?

“荆州北据汉、沔,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诸葛亮的这番话点出了荆州的重要性。然而,关羽大意失荆州则是蜀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三足鼎立之时,蜀国根本不足以与魏、吴相抗衡,因此,蜀国应当休养生息,发展军事力量,提拔人才。然而,关羽没有做到“东和孙权,北据曹操”,在他光辉的一生中写下了“败走麦城”的败笔。从此以后,蜀国渐渐衰亡。可以说,蜀国的灭亡,关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人是任何事成败的最重要因素。刘禅的昏庸、懦弱是蜀国灭亡的最主要的原因。作为一国之君没有既治理朝政,又没有自己的主张。诸葛亮曰:“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刘禅近小人,远君子,听信黄皓谗言,沉溺酒色,不理朝政,蜀国岂能不亡?“乐不思蜀”的故事更是充分表现了刘禅的昏庸、懦弱,“追欢做乐颜笑开,不念危亡半点衰。快乐异乡志故国,方知后主是庸才。”哎,西蜀又这样的君主安能不亡?

综上所述,西蜀灭亡是几个致命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然而,不可否认蜀国历史上许多的英雄的事迹,他们为中国历史留下了灿烂一页,他们也将永远名垂千古。而这些历史的罪人们,也时时警惕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