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记载:正始十年(249)正月,皇帝离开京都前往高平陵,曹爽兄弟跟随一起。司马懿以郭太后名义下令,关闭了各个城门,率兵占据了武库,并派兵出城据守洛水浮桥;然后向魏帝禀奏曹爽的罪恶,要求曹爽尽早归降认罪;并指着洛水发了誓,只是免去曹爽的官职而已。曹爽投降,被司马懿灭掉三族。此后,曹魏宗室再也没有力量对抗以司马氏为首的士族集团。
这就是高平陵之变。其实这场政变是曹爽改革与司马懿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或者说曹魏宗室与士族集团博弈的结果。
东汉末年,经过一系列的动乱,宦官和外戚两大集团式微,形成士族集团一家独大的局面。曹操并非名门,不少名士瞧不起曹操,与曹操政权对抗。因此曹操一方面抑制地方豪族势力,一方面还须依靠地方名士,使名士与政权合作。到曹丕时代,建立九品中正制,其初衷是“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但现实却是由于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使朝廷里密密麻麻到处都是世家子弟,皇家的权威也被士族们逐步消解。
曹爽辅政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希望重现曹操时代的荣光。他任用夏侯玄等人首先改革九品中正制,希望改变中央有权决定官员的升降,但要想进入进入体制内需要得到世家大族的推荐。恢复唯才是举的人事制度。
第二、撤除郡守这一层,减少了官任而使职权简明,由州直管县,而且遣放数万郡吏,亲操农耕,以节约财政支出、提高行政效率。而当时曹魏帝国的郡级政府基本上都把持在地方上世家大族的手中。第三、简化官场繁文缛节。繁文缛节一直是豪门世家排外、彰显文化优越感的工具。寒门子弟当然不会奢侈,
这三条就是三把刀,刀刀都冲世家大族而去。以司马懿为首的士族老干部表面上打着哈哈,暗地里不会甘心放弃既得利益,改革意味着阻力巨大。而曹爽职位虽高威望却不足,加上伐蜀大败而归,曹魏朝野内部很多人以及周边外族都很不喜欢曹爽。所以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曹爽显得孤立无助。
司马懿列举曹爽的罪状第一条就是毁败国家的法典,殿中的宿卫、历世的旧人都被他贬斥出宫。这才是高平陵之变的根本。至于在内效仿皇上的饮食起居,在外滥用职权,破坏军队,将皇家禁兵据为己有,各部门要职,都任用亲戚朋友。这些不过是那个时代的潜规则而已,你司马懿发动事变后不也是这样做的吗?
事变发生后,大司农桓范劝曹爽兄弟带着皇帝到许昌,以皇帝为号召要求全国其他军事力量支援,与司马懿对抗的建议可行吗?
就像前面说的,当其时,曹爽与高门大族的冲突剧烈,所以许多士族拥护司马懿。而且士大夫的大权是朝廷里的大权,离开了朝廷离开了皇帝,士大夫什么都不是。李郭之乱时跟献帝出走的士大夫们已经很好的证明了这点,饿死了满坑满谷,被杨奉、韩暹当狗一样赶来赶去。
第二,洛阳到许昌有350里地,曹爽到达许昌最快也得七八天的时间,司马懿此前克日擒孟达、擒杀公孙渊的突袭案例,是曹爽不得不考虑和心悸的,这七八天的路途中被突袭擒获的可能性很大。即便有外藩诸侯勤王,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第三,司马懿的承诺,免去曹爽、曹羲、曹训的官职兵权,以侯爵的身分退职归家,不得逗留而延滞陛下车驾,如敢于延滞车驾,就以军法处置。既给曹爽兄弟抛出了橄榄枝——交出兵权,你还不失荣华富贵,又给其他随行官员一个信息——此事与你们无关,家属都在城里,别做傻事。
所以,如果曹爽兄弟带着皇帝去许昌,估计还没有上路,跟随皇帝出行的官员们就会散去一大半。曹爽应该是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之后才决定投降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