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消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封建制王朝。随后,秦始皇更是制度了关于自己的专属荣耀。
比如寓意“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的皇帝称呼,又比如专属皇帝的自称“朕”等等。这么多专属于皇帝的特权,为皇帝披上了一层特权的外衣。
因此,皇帝这个称呼自诞生之日起,就被无数人所垂涎,因为他的权力太大了。不过,也正是因为皇帝的特权太大,才会造成古代封建王朝寿命不会超过300年。秦始皇建立的秦朝和隋文帝建立的隋朝更是二世而亡。
周朝的分封制,大家都知道,存活了八百年,而秦朝以后施行的郡县制,则大多都不会超过300年。
的确,就稳定而言,的确是周朝的分封制更稳定,也是周朝的分封制更利于王朝的统一。不过,这都是有利有弊的。
西周的分封制,其稳定的基础,就是宗法制和礼乐制。宗法制维持稳定,礼乐制控制思想。
而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就是规定只有顺位第一的嫡子才有资格继承父亲的位置,其余没有继承权的人,只能被分封出去。再加上周天子的威慑和礼乐制的控制,就能将天子之位,爵位稳定的继承下去,维持周王朝的稳定。事实上,春秋时期,礼乐崩坏也正是从弑君篡位开始的。
这样的制度,和汉武帝时期颁布的推恩令其实有点类似,都是通过强制的手段分化诸侯们的实力,并且通过一定的手段强制执行。
不过,分封制和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又有所不同,因为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其作用对象只是诸侯王们,其目的也是为了收回诸侯的实力。而周王朝的分封制,其作用对象却是全体,包括周天子自己。
所以说周王朝的制度颇有点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周王室实力越来越弱,就无法震慑诸侯。而在这个利益链中,一旦周天子起不到震慑的作用,就会全面崩溃,也就是春秋战国时代。
而周王室就是通过这种近乎于拖延的手段,才延续了八百年的寿命。在这其中,周天子昏庸与否,有影响,但是影响有限,因为下一任的周天子都是确定的。
秦始皇建立秦朝以后,建立的郡县制,加强了君王的中央集权,有效地提高了一个王朝的行政效率,但是却在无形之中提高了亡国的隐患,其主要体现在:
一、王朝兴亡取决于皇帝一人,容错率降低
后代的封建王朝,施行郡县制,确实树立了皇帝的权威,加强了皇帝的权力,但是也增加了一个王朝灭亡的风险。
汉朝亡于外戚干政,明朝亡于宦官干政等等。这些王朝灭亡都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皇帝昏庸,宠幸小人。
无论是外戚干政,还是宦官干政,他们的权力都是皇帝赋予的,离开了皇帝,他们什么也不是。比如魏忠贤,在前任皇帝在位时作威作福,但是等下一任皇帝即位了,马上就被杀死了。
也就是说,魏忠贤之所以能够干涉朝政,后台就是皇帝。这些足以证明皇帝的地位和破坏力。
因此,一个皇帝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但是好皇帝并不是时刻都有的,相比于自律贤明的好皇帝,懒惰好色的皇帝明显更好做。这也就造成了古代封建王朝的容错率很低。一个王朝距离灭亡也许就差一个坏皇帝的摧残。
二、古代抗风险能力很低
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所以古代封建王朝的抗风险能力也很低。而古代的平民,很好应付,也很不好应付。
很好应付是因为古代人民要求不高,每天能够吃饱就行了;不好应付也是因为如此,一旦古代人民吃不饱,那么爆发出来的威力就足以摧毁一个王朝。正如唐太宗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然而,有些事情,真不能怪朝廷。明朝末年,明朝正好处于小冰河期,导致国内连年大旱,颗粒无收。百姓吃不饱,国家就会动荡,从而改朝换代。
而古代很多次的改朝换代,其实就是遇上了类似蝗灾,干旱之类的天灾,人民活不下去了,只好揭竿而起,一个王朝也就此覆灭。
而一个王朝在三百年时间里,都不遇上天灾,就有点不现实了。
如秦朝、隋朝这样的,第二代皇帝就开始昏庸了,就二世而亡了。如汉、唐这种前面几代都贤明的,就会延续久一点,但是依旧超不过三百年。
再加上自秦朝到清朝,中央集权的现象越发的严重,一个王朝想要超过三百年就更加困难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