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消滅了六國,統一了天下,建立了第一個大一統封建制王朝。隨後,秦始皇更是制度了關於自己的專屬榮耀。
比如寓意“德兼三皇,功過五帝”的皇帝稱呼,又比如專屬皇帝的自稱“朕”等等。這麼多專屬於皇帝的特權,爲皇帝披上了一層特權的外衣。
因此,皇帝這個稱呼自誕生之日起,就被無數人所垂涎,因爲他的權力太大了。不過,也正是因爲皇帝的特權太大,纔會造成古代封建王朝壽命不會超過300年。秦始皇建立的秦朝和隋文帝建立的隋朝更是二世而亡。
周朝的分封制,大家都知道,存活了八百年,而秦朝以後施行的郡縣制,則大多都不會超過300年。
的確,就穩定而言,的確是周朝的分封制更穩定,也是周朝的分封制更利於王朝的統一。不過,這都是有利有弊的。
西周的分封制,其穩定的基礎,就是宗法制和禮樂制。宗法制維持穩定,禮樂制控制思想。
而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長子繼承製。所謂的嫡長子繼承製,就是規定只有順位第一的嫡子纔有資格繼承父親的位置,其餘沒有繼承權的人,只能被分封出去。再加上週天子的威懾和禮樂制的控制,就能將天子之位,爵位穩定的繼承下去,維持周王朝的穩定。事實上,春秋時期,禮樂崩壞也正是從弒君篡位開始的。
這樣的制度,和漢武帝時期頒佈的推恩令其實有點類似,都是通過強制的手段分化諸侯們的實力,並且通過一定的手段強制執行。
不過,分封制和漢武帝時期的“推恩令”又有所不同,因爲漢武帝推行“推恩令”,其作用對象只是諸侯王們,其目的也是爲了收回諸侯的實力。而周王朝的分封制,其作用對象卻是全體,包括周天子自己。
所以說周王朝的制度頗有點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然後隨着時間的推移,周王室實力越來越弱,就無法震懾諸侯。而在這個利益鏈中,一旦周天子起不到震懾的作用,就會全面崩潰,也就是春秋戰國時代。
而周王室就是通過這種近乎於拖延的手段,才延續了八百年的壽命。在這其中,周天子昏庸與否,有影響,但是影響有限,因爲下一任的周天子都是確定的。
秦始皇建立秦朝以後,建立的郡縣制,加強了君王的中央集權,有效地提高了一個王朝的行政效率,但是卻在無形之中提高了亡國的隱患,其主要體現在:
一、王朝興亡取決於皇帝一人,容錯率降低
後代的封建王朝,施行郡縣制,確實樹立了皇帝的權威,加強了皇帝的權力,但是也增加了一個王朝滅亡的風險。
漢朝亡於外戚干政,明朝亡於宦官干政等等。這些王朝滅亡都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皇帝昏庸,寵幸小人。
無論是外戚干政,還是宦官干政,他們的權力都是皇帝賦予的,離開了皇帝,他們什麼也不是。比如魏忠賢,在前任皇帝在位時作威作福,但是等下一任皇帝即位了,馬上就被殺死了。
也就是說,魏忠賢之所以能夠干涉朝政,後臺就是皇帝。這些足以證明皇帝的地位和破壞力。
因此,一個皇帝的好壞與否直接關係到一個國家的興衰。但是好皇帝並不是時刻都有的,相比於自律賢明的好皇帝,懶惰好色的皇帝明顯更好做。這也就造成了古代封建王朝的容錯率很低。一個王朝距離滅亡也許就差一個壞皇帝的摧殘。
二、古代抗風險能力很低
古代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下,所以古代封建王朝的抗風險能力也很低。而古代的平民,很好應付,也很不好應付。
很好應付是因爲古代人民要求不高,每天能夠喫飽就行了;不好應付也是因爲如此,一旦古代人民喫不飽,那麼爆發出來的威力就足以摧毀一個王朝。正如唐太宗說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然而,有些事情,真不能怪朝廷。明朝末年,明朝正好處於小冰河期,導致國內連年大旱,顆粒無收。百姓喫不飽,國家就會動盪,從而改朝換代。
而古代很多次的改朝換代,其實就是遇上了類似蝗災,乾旱之類的天災,人民活不下去了,只好揭竿而起,一個王朝也就此覆滅。
而一個王朝在三百年時間裏,都不遇上天災,就有點不現實了。
如秦朝、隋朝這樣的,第二代皇帝就開始昏庸了,就二世而亡了。如漢、唐這種前面幾代都賢明的,就會延續久一點,但是依舊超不過三百年。
再加上自秦朝到清朝,中央集權的現象越發的嚴重,一個王朝想要超過三百年就更加困難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