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目標是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跑步作爲最基礎、參與面最廣的體育項目在整個體育產業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瞭望東方週刊》記者吳俊寬/北京報道

  2016年12月10日,廈門海滄醫院旁的“馬拉松急救綠色通道”指示牌

  1957年11月24日,在南京附近的江寧到溧水的公路上,17名選手參加了一場全長42.195公里的長跑比賽。參賽選手包括工人、學生、軍人等,除一人中途退賽外,其餘人均跑完全程。

  這是有據可查的中國境內第一場羣衆馬拉松比賽。

  時間的指針行至2017年,“馬拉松”這個舶來詞已成爲改變國人生活方式的文化符號。

  當“全馬”“北馬”“PB”(personal Best,個人最好成績)“兔子”(定速員)等與馬拉松有關的縮略詞刷屏朋友圈,當越來越多單調重複的腳步以丈量完42.195公里的距離爲榮,以產生痠痛的乳酸堆積換回激發快樂的多巴胺分泌,一個奔跑的中國得以成就。

  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大衛告訴《瞭望東方週刊》,跑步作爲一種簡單易行、經濟有效的運動方式,成爲很多人的健身首選,“我們的目標是到2025年實現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跑步作爲最基礎、參與面最廣的體育項目在整個體育產業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必然會在這5萬億元中佔據很大的比例。”

  井噴:最多一天17場

  2011年被很多人視作中國的“馬拉松熱”元年。

  那一年,中國田徑協會(以下簡稱“中國田協”)參與舉辦馬拉松及相關路跑賽事22場,其中全程馬拉松14場、半程馬拉松5場、其他長跑賽事3場。全國有近40萬人次參加比賽。

  那一年,除“北馬”和“廈馬”連續第四年獲得國際田聯金標路跑賽事稱號外,揚州鑑真國際半程馬拉松賽也第一次踏入國際田聯銀牌賽事行列。

  那一年,中國田協第一次舉辦了馬拉松年會,總結和探討中國馬拉松運動的發展方向。

  之後五年裏,中國馬拉松運動進入高速發展期。2012年全國共舉辦馬拉松及相關路跑賽事33場,2013年39場,2014年這一數字達到51場。2015年初,中國田協宣佈全面取消馬拉松賽事審批手續,簡化准入程序。賽事數量呈“井噴”之勢。

  當年,僅在中國田協註冊備案的馬拉松及相關賽事就達到134場,參賽人次150萬。2016年,賽事數量躥升至328場,參賽人次近280萬。比賽從1月2日至12月27日貫穿全年,其中包括廈門、揚州、北京、上海四個國際田聯金標賽事,以及一個銀標賽事和三個銅標賽事。

  以全年52個週末計算,2016年平均每個週末舉行的賽事超過6場,其中10月16日當天就有17場賽事出現在中國田協的馬拉松賽歷上。

  而上述數字,還僅是田協參與主辦的賽事統計。如果算上各類企業公司、跑步俱樂部甚至是個人舉辦的民間賽事、草根賽事,保守估計全年的賽事數量至少還要翻一番。

  中國人有多迷戀跑?

  從各大賽事的參賽名額“爭奪戰”中可窺見一斑。如今,“北馬”“廈馬”“上馬”這樣的熱門賽事報名基本採用抽籤方式。以2016年北京馬拉松爲例,設計規模3萬人的賽事共有66000多名跑友報名,其中近兩年半內參加過全程馬拉松並在6小時內完賽的A類選手中籤率約爲60%,近兩年半參加過半程馬拉松並在3小時內完賽的B類選手中籤率僅爲20%。

  能在這些熱門賽事中中籤,絕對是值得發個朋友圈秀一下的美事。“一票難求”的常態之下,越來越多具備經濟實力的跑友開始選擇向國際馬拉松賽事“進軍”,以彌補國內賽事報名難的缺憾。

  在賽事數量增加的同時,國內馬拉松賽事的質量也在不斷提升。

  競技水平方面,2015年廈門馬拉松的冠軍瑪麗·迪巴巴在當年贏得了世界田徑錦標賽女子馬拉松的金牌;2016年揚州鑑真國際半程馬拉松女子冠軍傑普徹徹是新科世界冠軍,日前她剛剛刷新了該項目的世界紀錄。

  賽事服務方面,各賽事主辦方爲了打好“馬拉松”這張城市名片,也在不斷從細節入手提升賽事服務質量,打造賽事品牌,贏取跑友口碑。

  上海馬拉松運營方東浩蘭生賽事公司總經理周瑾接受《瞭望東方週刊》採訪時曾表示“以前我們只重視賽事本身,但是現在我們希望用馬拉松來表達一座城市的誠意。”

  與此同時,爲了讓賽事營銷取得明顯效果,主辦方在賽事名號和內涵上頗費心思。“森林馬拉松”、“冰雪馬拉松”、“戈壁馬拉松”“城牆馬拉松”、“梯田馬拉松”等令人目不暇接,爲不同競技水平、不同興趣特點的跑友創造了足夠的選擇空間。

  全民健身“爆款”因何而火

  48歲的李清模家住福建廈門,是一家外貿公司的高管,生活忙碌,衣食無憂。

  創立於2003年的廈門馬拉松每年都要在家門口舉辦,李清模一直納悶,這麼多人大早上不睡覺在馬路上瘋跑些什麼?

  直到2010年,在朋友的攛掇下,李清模帶着這個困擾自己許久的問題報名參賽。“真正跑完比賽後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是很難用語言形容出來的。”李清模告訴《瞭望東方週刊》,“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經歷痛苦忍耐之後收穫的成功最甜美。”

  馬拉松成爲全民健身的“爆款”運動,與社會發展密不可分。雖然還沒有人對經濟發展程度和奔跑人羣作出明確的定量分析,但應該沒人否認日漸富裕的生活、中等收入階層的增加與健康意識的提升和鍛鍊熱情的上升有很強的關聯性。

  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每年的8月8日被定位“全民健身日”,中國百姓的健身意識逐步被喚醒,體育觀念悄然發生變化。“運動換健康”的觀念成爲越來越多國人的共識。跑步作爲一種簡單易行、經濟有效的運動健身方式,自然受到衆多健身愛好者的青睞。

  加之2015年,中國田協順應爲馬拉松賽事審批“鬆綁”,爲隨後而來的幾何式增長營造了必要條件。於是兼具健身、社交、時尚和產業屬性的馬拉松脫穎而出,從一個單純的體育項目發展成爲影響廣泛的社會文化現象。

  於是,跑友們樂此不疲地分享跑步心得、推薦跑步裝備,相互鼓勵、共同喝彩,使無數個體的孤獨奔跑交織成跑友羣體的集體聯歡。

  龐大的跑友羣體也爲跑步產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資本蜂擁而至,讓跑步產業在規模增長的同時,不斷分工細化,大到賽事運營,小到跑步裝備研發甚至細分到個性化完賽獎牌展架的定製。

  2014年10月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5年,中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要力爭超過5萬億元。業內人士普遍認爲,在全民健身中名列前茅的路跑運動,必將牽引出一片新的體育產業“藍海”。

  “馬拉糕”還是“馬拉瘋”

  “中國的馬拉松是不是太多了?”每當替跑、猝死等發生在馬拉松賽場上的亂象或悲劇曝光,就會引發一輪輪追問。

  其實,這是2012年就有人提出的問題。當時中國田協全年主辦的各類跑步賽事是33場。

  時任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中國田徑協會主席的段世傑在當年的馬拉松年會上,就這個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中國的馬拉松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而且太少”。

  他給出一組數據:美國2012年舉辦了789場馬拉松;日本舉辦了215場;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和地區大體都在100場以上。經濟總量前10名和馬拉松賽事數量前10名的國家和地區基本對應。但中國只舉辦了33場,這在經濟總量前10的國家中是最少的。

  時至今日,中國在馬拉松賽事數量上的“落後局面”依然沒有得到徹底的改變。據路跑數據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Road Racing Statisticians)作出的統計:2016年,美國共舉辦了1179場馬拉松,英國舉辦了309場,德國、芬蘭、丹麥在200場以上,澳大利亞、波蘭、韓國、俄羅斯、斯洛伐克、意大利舉辦的場次都在100場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這裏統計的數字僅限全程馬拉松賽事,半程馬拉松等短距離賽事均未統計在內。而在中國田協2016年參與舉辦的全部328場比賽中,長度在全程馬拉松以上的只有157場,如果再把人口比例考慮在內,中國的馬拉松確實不算多。

  同樣處於初級階段的還有中國馬拉松比賽的獎金水平。馬拉松經紀人丁燁晨告訴《瞭望東方週刊》,2015年的“廈馬”男子冠軍,來自肯尼亞的選手莫索普以2小時06分19秒的成績創造了中國境內商業國際馬拉松賽的最好成績,收穫冠軍獎金加破紀錄獎金8萬美元。

  相比之下,2014年倫敦馬拉松賽僅冠軍獎金就爲25.5萬美元,更不用說“土豪到沒朋友”的迪拜馬拉松賽,男女冠軍的獎金都是20萬美元,打破世界紀錄者還能獲得100萬美元的額外獎勵。

  波士頓、倫敦、柏林、芝加哥、紐約、東京六大知名馬拉松賽聯手創建了“世界馬拉松大獎賽”,每一名運動員兩年來在六站賽事、奧運會和世錦賽上的成績均可累計積分,最終優勝者可獲得高達50萬美元的獎金。

  “僅從獎金和出場費的誘惑程度來看,國內的馬拉松比賽無法與紐約、倫敦的比賽競爭。”丁燁晨分析說。

  在2016年召開的中國田徑協會第九屆代表大會上,中國田協副主席兼祕書長杜兆才表示,將繼續發揮馬拉松在促進全民健身、拉動產業增長中的龍頭和輻射作用,目標到2020年全國馬拉松及各類路跑賽事超過800場。

  不容迴避的是,短期內急速膨脹的“馬拉糕”背後,有運動文化沉澱滯後、賽事服務水平不高、“替跑”“蹭跑”違規行爲猖獗等諸多問題,特別是間或出現的參賽選手暈厥猝死案例,更是給馬拉松運動蒙上一層陰影。

  針對遇到的種種問題,賽事組織者們也在探索相應的解決策略。比如,2016年年初,杜兆才強調提升賽事服務水平是年內國內馬拉松及相關運動賽事組織工作的重點,而“防猝死”則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中國田協於2016年年底發佈了《關於加強馬拉松賽事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宣佈對私自轉讓參賽名額“零容忍”的處罰措施。同時田協也在醞釀對於因故無法參賽跑友報名費的退還補償機制,力爭一堵一疏雙管齊下,應對“替跑”頑疾。

  “中國的馬拉松發展歷史相對來說是比較短的,從總體發展來講,我們的馬拉松文化、競賽組織手段、營銷、產業化運營等方面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王大衛說。

  他認爲,要想真正讓中國的賽事品牌向國際一流靠攏,就必須在全面發展上做文章,單純提升自身的優勢和特色是不夠的,還應該在賽事組織,競賽成績、賽事服務、文化沉澱等方方面面都不留短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