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在技術水平有限、經驗缺乏又面臨嚴密封鎖的情況下,中國航天人可以說是如履薄冰,生怕犯下一個錯誤,因爲他們知道,祖國也缺錢,自己一個微小的失誤,都可能給國家造成巨大損失。就如同開頭所說,長征五號B的成功發射,意味着我國運載火箭技術水平達到世界第一梯隊,運載能力強大的它,將承擔起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發射的關鍵任務。

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這不僅意味着大型運載火箭技術水平邁入世界第一梯隊,拉開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的序幕。也說明在面臨失敗,中國航天人永遠不會氣餒,會迎難而上,以不服輸、敢拼搏的精神和昂揚的腳步,邁過一道道坎。
前段時間,是中國航天史上較爲灰暗的一個時期,短短1個月時間內,經歷了2次火箭發射失敗的事故。中國航天以發展快和“靠譜”著稱,很少出現火箭發射失敗的情況,更別說如此短的時間內發生兩次了。而這,也引起了羣衆的不解。失敗的苦果、公衆的質疑,無疑會給航天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可他們並未在壓力面前倒下,而是夜以繼日地展開會戰,不僅將兩次失利的原因給基本弄清楚了,還完成了長征五號B火箭的成功發射。
就如同開頭所說,長征五號B的成功發射,意味着我國運載火箭技術水平達到世界第一梯隊,運載能力強大的它,將承擔起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發射的關鍵任務。同時,研製它的過程中所積累下來的技術、經驗,成長起來的人才,也將爲中國後續重型運載火箭的研製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兒得美化撲鼻香”?長五B火箭首飛即成功,再一次驗證了中國航天人在不怕困難、敢於挑戰困難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讓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有到優,達到了世界先進水準。
中國航天事業是從1956年開始的,那時候的艱苦,是現在很多人都想不到的,可在錢學森的建議下,我國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工業委員會,開啓了漫長、艱辛而又輝煌的歷程。中國航天的發展,套用一個段子就是“萬事開頭難、中間也難、結尾還難”。當時的中國,缺錢、缺人、缺技術,想實現從無到有的轉變,是十分艱辛的。可面臨挑戰,以錢學森爲代表的偉大科學家們,拿着微薄的工資,嘔心瀝血推動中國航天事業發展,一步一個腳印,每個腳印裏都是汗水,讓“東方紅一號”升空,這也是中國航天史上的里程碑式的成就。
開了頭,並不意味着難關就此結束,航天科技是尖端科技,每一步都充滿風險,哪怕是美國那樣技術水平相當高的國家,不也經歷了很多失敗嗎?所以,在技術水平有限、經驗缺乏又面臨嚴密封鎖的情況下,中國航天人可以說是如履薄冰,生怕犯下一個錯誤,因爲他們知道,祖國也缺錢,自己一個微小的失誤,都可能給國家造成巨大損失。可就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以錢老那樣的科學家爲榜樣,繼東方紅一號之後,又創下了一個個里程碑式的成就:神舟五號升空、嫦娥一號奔月……
就這樣,一步步的,中國航天日益壯大,現在正計劃火星探測、建立空間站等重大任務。雖然現在和美國比,差距還比較大,可只要這種精神還在,依託現如今日益雄厚的經濟、科技實力,中國航天必將創下更大的輝煌,趕超美國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微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