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海水稻研究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果,在我國的6個省開展了試驗種植,甚至袁隆平院士還講“海水稻”推廣到了迪拜沙漠進行試驗種植,可以說如今的海水稻研究已經走在了世界前沿水平。放眼世界,不少國家都對海水稻這項研究非常的癡迷,比如說印度、日本、菲律賓等國家,不過中國方面雖說起步晚但是進步卻非常的快,袁隆平院士認爲中國之所以能夠在海水稻研究中取得如此快的突破,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將優質海水稻資源同雜種優勢相結合的研究思路。

提要:袁隆平院士育種新革命,讓糧食安全更牢固!(袁隆平:拓寬耕地“紅線”外種植面積,讓糧食安更安全)
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世界多個國家限制糧食出口,在國際、國內都引起了一陣“糧荒”恐慌,當然這也不能完全算是壞事,通過這次事件,讓各國又重新審視了一下本國的糧食安全問題。對於我國而言糧食安全問題同樣棘手,雖說國內三大主糧供給充足,但是供給結構非常不平衡,年度進口1億噸的糧食中將近9千萬噸都是大豆。

如今的18億畝耕地已經是在堅守,也就是說今後這18億畝能否堅守的住都是個問題,要想通過擴增種植面積增加糧食產量並不現實。袁隆平院士如今在做一項新的研究課題,而且非常有望解決國人喫飯問題。拓寬18億畝耕地紅線之外的耕地,挖掘紅線之外的耕種可能。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方案是發展耐鹽鹼水稻,如果該方案可行的話,那麼我國目前荒廢掉的諸多鹽鹼地也就可以被重新利用起來。

說了這麼多,那麼袁隆平院士所說的這種耐鹽鹼水稻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就是大家之前所熟知的海水稻,耐鹽鹼稻穀的研發選育離不開耐鹽鹼稻穀種質資源。植物之所以無法抗鹽鹼,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細胞滲透壓偏低,而鹽鹼地中的滲透壓過大,如果在鹽鹼地種植水稻的話,會由於細胞失水皺縮而死亡,而耐鹽鹼的“海水稻”,細胞滲透壓相比普通稻穀要高出許多,能夠抵禦鹽鹼地的滲透壓。

放眼世界,不少國家都對海水稻這項研究非常的癡迷,比如說印度、日本、菲律賓等國家,不過中國方面雖說起步晚但是進步卻非常的快,袁隆平院士認爲中國之所以能夠在海水稻研究中取得如此快的突破,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將優質海水稻資源同雜種優勢相結合的研究思路。雜種優勢是利用農作物優良性狀的途徑之一,而且雜種優勢利用還能夠提高諸多抗逆性狀的表現,而袁隆平院士在研究中,不僅充分的利用海水稻的優異基因,同時將其同雜種優勢利用結合,開發出了綜合性狀相對比較優良的雜交海水稻。
如今海水稻研究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果,在我國的6個省開展了試驗種植,甚至袁隆平院士還講“海水稻”推廣到了迪拜沙漠進行試驗種植,可以說如今的海水稻研究已經走在了世界前沿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