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选择张仪作为自己的盟友无疑是最正确的一件事,因为张仪是能够凭借自己的一张嘴扭转乾坤的人,他的才能异常出众,是赢驷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为秦国立下过诸多功勋,但赢荡对他却没有任何好感,即位之后非但没有继续重用他,反而逐他出秦国,认为用武力解决问题才是王道,其余都是扯淡,所以赢荡无形之中加深了张仪跟芈八子的联盟关系,亲手为他之后的死埋下了祸根。赢荡即位并非一帆风顺,若不是秦国老氏族在后面力挺赢荡,赢驷是不会立赢荡为王的,尽管立嫡长子为王是规矩,但按照赢驷的性格是很有可能反其道而行的,因为在赢驷心中赢稷才是最合适的继承人,而这也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两大利益集团之间的明争暗斗。

秦武王嬴荡举鼎而亡的事迹流传了几千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秦武王更多的是充当人们之间的笑料,而他在位期间的丰功伟绩却早已被遗忘。尽管嬴荡举鼎的确是滑天下之大稽,但真正致使他暴毙的仅仅只是他的鲁莽与愚昧吗?赢荡之死看似是一场意外,实则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个中缘由自是无法考究,但这一切肯定没那么简单。

赢荡即位并非一帆风顺,若不是秦国老氏族在后面力挺赢荡,赢驷是不会立赢荡为王的,尽管立嫡长子为王是规矩,但按照赢驷的性格是很有可能反其道而行的,因为在赢驷心中赢稷才是最合适的继承人,而这也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两大利益集团之间的明争暗斗。赢驷死后,赢荡顺利即位,芈八子跟赢稷惨遭质押他国,此时来看,无疑是赢荡取得了胜利,然而,一场惊天大阴谋才刚刚揭开了序幕。

芈八子无疑是这场权力斗争的核心人物,她向来跟惠文后不对付,二者之间明争暗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论权谋之术,惠文后自然不是芈八子的对手,但好在惠文后出身高贵,且生的孩子又是长子,背后自然有秦国老氏族力挺,而芈八子出身低贱,又不懂礼数,自然不受秦国老氏族待见,所以芈八子在明面上是斗不过惠文后的。直至赢荡即位,芈八子携子沦落他乡,惠文后以为一切已经尘埃落定,殊不知,性格坚韧的芈八子并非等闲之辈,虽是一介女流,却有着凌云壮志,勃勃野心。

光靠芈八子一人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个能力出众的人为其出谋划策,而这个奇人就是张仪。张仪跟芈八子的交情不必多说,二者皆是一条船上的人,相互帮助是应该的。选择张仪作为自己的盟友无疑是最正确的一件事,因为张仪是能够凭借自己的一张嘴扭转乾坤的人,他的才能异常出众,是赢驷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为秦国立下过诸多功勋,但赢荡对他却没有任何好感,即位之后非但没有继续重用他,反而逐他出秦国,认为用武力解决问题才是王道,其余都是扯淡,所以赢荡无形之中加深了张仪跟芈八子的联盟关系,亲手为他之后的死埋下了祸根。

赢荡尚武,崇尚暴力美学,而他自己就是力量的追求者,他在任期间,很多大力士被委以高官,他也常以角力游戏为乐。由于秦武王天生孔武有力,再加上长期的力量训练,所以他自己就是一个大力士,但他绝对不属于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那种类型,真实的秦武王是个雄主,有胆识,有魄力,倘若不是英年早逝,秦国一统天下的时间或许可以缩短几十年,而秦国的命运或将改写。然而历史没有如果,一切已成定局。

既然秦武王足够英明,那他为什么傻到去举重达千斤的鼎呢?毫无疑问,秦武王肯定受到他人蛊惑了,最大的可能就是秦武王身边宠信的大力士欺骗了他,而这个大力士需要做的就是一直给秦武王灌输他能力能扛鼎的错误思想,极大的增强秦武王对于自身力量的自信,最终迫使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而这条天衣无缝的计策无疑来自芈八子及其团队,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芈八子深谙人性的弱点,并且懂得利用人性的弱点来击垮敌人,所以纵使秦武王如何英明神武,终究难逃自己这一关。

鹏鹏说

秦武王之死虽然是死于自己之手,但芈八子等人难逃干系,倘若不是他们在背后精密策划,秦武王怎会轻易拿自己的生命去开玩笑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