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此,張先生以蘋果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爲由,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蘋果公司允許消費者通過App Store之外的渠道和付款方式向軟件開發者直接購買應用程序的內部服務,還要求蘋果公司返還蘋果和安卓客戶端百度網盤超級會員的10元差價。2017年06月,蘋果公司在更新版的《App Store審覈指南》裏提到, 如果開發者想在iOS軟件提供訂閱、遊戲幣、獲取高端會員等功能,必須通過“應用內購買”渠道, 相關的iOS軟件不得采用外部鏈接或者其他方式讓消費者使用蘋果之外的支付渠道。

你用蘋果,隔壁老王用安卓?如果是,使用同款app開通同款會員服務,你恐怕要比隔壁老王多掏錢了。

同款會員差價近200元


胡女士是蘋果手機的用戶,也是百度網盤的超級會員,她曾以388元的價格開通了百度網盤的連續包年服務。今年3月,她無意中發現,自己的百度網盤充值費用比同事要高出不少,求證後發現,百度網盤在蘋果手機和安卓手機上顯示的會員價格截然不同,前者原價爲388元,特惠價328元,而後者原價爲298元,特惠價263元。差價之大,甚至令蘋果用戶的優惠價比安卓用戶的原價還要貴。

因爲10元蘋果被起訴!同款APP會員,蘋果系統爲何比安卓貴?

▲左邊爲蘋果手機顯示,右邊爲安卓手機顯示

而胡女士的同事鄧女士使用的是安卓手機,趕上優惠活動,僅需197元就續費了百度網盤一年的會員,比胡女士的一年388元足足少了近200元。


因爲10元蘋果被起訴!同款APP會員,蘋果系統爲何比安卓貴?

▲鄧女士續費百度網盤會員的記錄


事實上,無論是首次開通百度網盤會員,還是進行續費,蘋果手機的用戶都比安卓手機用戶更加“喫虧”。


因爲10元蘋果被起訴!同款APP會員,蘋果系統爲何比安卓貴?

▲百度網盤在不同手機上顯示的會員價格


區別對待消費者還是侵犯知情權?


稍加留心便能發現,這種情況不僅僅出現在百度網盤上,不少熱門app都會對蘋果用戶收取更高的會員費。如愛奇藝app,在蘋果客戶端顯示的1個月、3個月及12個月的黃金VIP會員價格,要比安卓客戶端上的分別貴5.2元、10元、50元,即多了17%-27%的價格。

因爲10元蘋果被起訴!同款APP會員,蘋果系統爲何比安卓貴?

▲愛奇藝黃金VIP會員價格顯示頁面 (左:蘋果手機 右:安卓手機)


而騰訊視頻VIP頁面也有類似情況。1個月、3個月及12個月的騰訊視頻VIP價格,以原價或優惠價計算,蘋果端比安卓端貴約15%-25%。


因爲10元蘋果被起訴!同款APP會員,蘋果系統爲何比安卓貴?

▲騰訊視頻VIP會員價格顯示頁面 (左:蘋果手機 右:安卓手機)


這種情況並不鮮見,有人認爲這是app區別對待消費者。針對上述幾個app定價差別的問題,《消費者報道》分別給百度網盤及愛奇藝的相關部門發送了採訪函,並聯繫了騰訊視頻業務的相關負責人,在截稿前未收到任何答覆。


《消費者報道》又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撥打了這幾家公司的客服電話,詢問爲何會出現不同手機端定價不同的情況。其中百度網盤的客服人員稱不瞭解箇中緣由,只是根據網盤協議,針對不同的手機系統會顯示不一樣的價格。


愛奇藝的客服則解釋道,蘋果手機端充值會員是由蘋果渠道發起扣費,因此會收取“蘋果渠道費”。客服提議,如果蘋果用戶感覺價格較高,可通過愛奇藝公衆號開通會員,便能享用安卓手機端的價格。


騰訊客服的回答也大同小異,把原因歸結爲蘋果渠道的問題,並同樣提議記者通過公衆號開通會員,享受“安卓價格”。

法律從業者郭小明(知名博主“談典看法”)表示,app對不同手機用戶收取不同費用的做法,嚴格意義上並沒有太大問題,畢竟都是明碼標價。


那麼,這些app“悄悄地”給蘋果用戶設定更高的價格,是否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郭小明認爲,不同渠道的定價不屬於服務本身應當提供的信息範疇,因此這種情況不屬於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


“雖然《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但這個‘價格’不宜理解成不同渠道的定價。”郭小明補充道。


起訴蘋果的消費者


愛奇藝、騰訊視頻客服提到的“蘋果渠道費”是什麼?


2017年06月,蘋果公司在更新版的《App Store審覈指南》裏提到, 如果開發者想在iOS軟件提供訂閱、遊戲幣、獲取高端會員等功能,必須通過“應用內購買”渠道, 相關的iOS軟件不得采用外部鏈接或者其他方式讓消費者使用蘋果之外的支付渠道。


蘋果將從中抽取30%的分成,被業內稱爲繳納“蘋果稅”或“渠道費”。


法律從業者郭小明表示,蘋果如此限制外部鏈接,可能涉嫌壟斷。

在中國,蘋果公司還把app內向原創作者的“打賞”也劃入“應用內購買”,即要在打賞中抽成30% ,導致一些列app改變對策,騰訊微信更是直接關閉了iOS版微信公衆平臺的文章讚賞功能。在iPhone X等新品上市之際,蘋果才作出讓步,修改了打賞抽成的相關制度。

但像胡女士那樣的蘋果用戶“多掏錢”的情況還在繼續。據報道,去年8月,北京的張先生在蘋果手機應用商店App Store下載了百度網盤App,並通過蘋果支付渠道購買了一個月40元的百度網盤超級會員(不自動續費)。隨後張先生髮現,通過安卓客戶端購買相同的百度網盤超級會員只需30元,這讓張先生覺得很不合理。他認爲下載完APP以後,當用戶在App進行消費時,蘋果不應該強制用戶使用蘋果支付渠道並收取佣金。


對此,張先生以蘋果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爲由,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蘋果公司允許消費者通過App Store之外的渠道和付款方式向軟件開發者直接購買應用程序的內部服務,還要求蘋果公司返還蘋果和安卓客戶端百度網盤超級會員的10元差價。張先生起訴的標的額僅爲10元,據他稱,起訴訟具體偏向的是“蘋果稅”這一運營模式。


因爲10元蘋果被起訴!同款APP會員,蘋果系統爲何比安卓貴?

▲張先生出示的案件受理通知書(來源:張先生的微博)


張先生狀告蘋果的案件後續如何?《消費者報道》搜索到了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關於此案的《民事裁定書》,發現原告張先生已經向法院書面申請撤回本案訴訟。法律從業者郭小明表示,撤訴是原告主動撤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雙方協商庭外和解了,也可能是原告不想起訴了。蘋果公司是否真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還無法判斷。

因爲10元蘋果被起訴!同款APP會員,蘋果系統爲何比安卓貴?


法律從業者郭小明提到,根據《反壟斷法》,推定蘋果公司是否具有市場支配地位,要看其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是否佔到了50%。目前的手機市場按照系統劃分主要分爲ios與安卓兩大陣營,在ios市場上,蘋果佔有100%的份額,如果按照這種分類,蘋果確實濫用了市場支配地位。但郭小明又強調,法律沒有對這個作出細緻分類,需要法院根據行業規範來判定。


因爲10元蘋果被起訴!同款APP會員,蘋果系統爲何比安卓貴?

▲《反壟斷法》部分條文


是否有其他法律可對蘋果公司這一做法進行約束呢?法律從業者郭小明提到了《反不正當競爭法》,其中最接近這類情況的是第十二條。


因爲10元蘋果被起訴!同款APP會員,蘋果系統爲何比安卓貴?

▲《反不正當競爭法》部分條文


然而郭小明補充道,這一條更不好認定,因爲要將蘋果公司這一做法定性爲不正當競爭,證據收集難度很大。

綜上所述,因與安卓的開源系統不同,蘋果公司有獨享的iOS系統,憑藉此優勢,蘋果公司要求軟件開發者繳納收益提成,於是不少app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蘋果用戶。這莫非就是蘋果用戶購買同款app服務要“多掏錢”的答案?

蘋果:我是在“背鍋”


但蘋果公司對此又是另一番說法。早在2018年,蘋果就因類似事件身陷輿論風波,即用同樣的服務,蘋果用戶付費比安卓用戶多。這種情況還涉及線上打車、在線視頻等多個領域。


當時不少輿論歸責於蘋果那30%的抽成。蘋果公司隨後回應“*****”稱,提供實體商品或服務的app,如淘寶、滴滴等,蘋果不會從中抽成。蘋果還表示,“(假如這類軟件)在蘋果產品上的服務售價比安卓貴,和蘋果一點關係也沒有。”

至於爲什麼要對虛擬服務抽成,此前蘋果曾向媒體解釋,蘋果爲助力軟件開發者提供了其所需的工具和資源,包括程序語言、開發工具、內容管理系統等。同時,開發者還可以藉助蘋果的平臺輕鬆將他們的APP賣向全球一百多個國家或地區。

蘋果公司還強調,在蘋果抽成的範圍內,也不是所有服務購買都抽成30%。蘋果在2016年調整了抽成規則,訂閱服務如果第二年自動續費,那麼抽成將從30%下降至15%。按照蘋果的說法,app續訂會員價格在第二年也應該跟着下降,但很多企業並沒有相應減少消費者的支付費用。

那目前情況如何?以騰訊視頻爲例,《消費者報道》對比了兩類手機端的app續費價格。在同等優惠下,連續包年的首次開通價格在兩款手機中並無差異,但蘋果手機端的次年續費價格比首年開通價格貴了近32%,而安卓端僅貴了13%左右。


因爲10元蘋果被起訴!同款APP會員,蘋果系統爲何比安卓貴?

▲騰訊視頻VIP會員連續包年價格顯示頁面 (左:蘋果手機 右:安卓手機)


蘋果方面稱,有的app在蘋果用戶端內購買和安卓一個價,有的價格不同,這證明定價權100%由APP開發者掌握,蘋果完全是“背鍋”。


《消費者報道》發現,在開通QQ音樂豪華綠鑽、微博會員上,兩類手機端的價格基本相同,在某種程度上印證了蘋果的說法。

記者撥通蘋果的服務熱線,詢問app內購買的定價問題。客服表示,應用方如何收費、收取多少費用,這些信息無法進行查詢。費用標準也是由應用方、第三方來確定,也不便對其它平臺方發佈的信息作出評論。

法律從業者郭小明認爲,對這類市場調節價的服務,app商家有自主定價權,沒有太大問題。至於是不是區別對待消費者,他表示,對多掏錢的消費者確實不公平,但這個屬於市場經濟範疇內的問題。

而《消費者報道》從浙江省消保委的網站獲悉,今年4月,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約談了多家視頻音頻網站,包括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等公司,並提出了九方面的整改意見。其中包括 “部分視、音頻網站中對安卓、iOS消費者同片不同價,涉嫌價格歧視”。對此,省消保委表示各平臺不得在價格上歧視消費者,進行區別對待,應保證消費者購買的服務價格一致。”

(注:各類app的價格及優惠政策時有變動,文中app截圖僅體現撰稿時的價格情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