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年人應定期體檢,當膳食不能滿足營養需要時,再根據自身的生理特點和營養需求,選擇適當的營養素補充劑或者營養強化食品、保健品。老年人常受生理功能減退以及礦物質和某些維生素缺乏的困擾,合理利用營養強化食品、保健品以及營養素補充劑彌補膳食攝入的不足是營養改善的重要措施。

隨着年齡的增加,人身體各項功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比較明顯的如咀嚼和消化能力下降、視力衰退、肌肉萎縮、睡眠不好等。爲了延緩衰老、改善生活質量,很多老年人寄希望於各種各樣的保健品。他們認爲年齡到了,日常飲食不能保證營養需要,一定要喫點保健品,有病治病,沒病強身。一些老年朋友過分迷信保健品,保健品一堆一堆地買,頓頓不落地喫,有病也不愛去醫院,認爲是藥三分毒,喫藥不如喫保健品。

迷信保健品,有病不看病、不喫藥,是一個大錯特錯、可能會引發致命危害的行爲。

保健品當藥喫——食用保健品第一大誤區

保健品當藥喫,拒絕就醫喫藥,是很危險的。

有些老年人混淆了保健品與藥品的功效,認爲保健品能治病,而且沒有副作用,比喫藥好。藥品說明上往往列出一大堆副作用,印證了那句“是藥三分毒”,所以有的老年人生病不愛看醫生、不愛喫藥,而是把目光和希望轉向保健品。保健品只能預防很多和調節機體的亞健康狀態,不能治療疾病,這麼做往往會延誤治療時機和加重病情。

保健品當飯喫——食用保健品第二大誤區

把保健品當飯喫,而忽視膳食營養,對身體十分不利,保健品具有針對性,其營養單一不夠全面,不能保證營養均衡。從營養學角度來看,只有食物品種多樣,纔是使人體獲得全面營養的最好途徑。

※小貼士

保健品、營養素和營養強化食品的區別

保健品:強調調節人體生理功能,不需要以食物作爲必要的載體,產品形式有食物的也有藥物的。

營養素補充劑:是指由一種或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組成的產品,如鈣片、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素補充劑等。營養素補充劑既不是食物也不是藥物。

營養強化食品:是指在食物加工過程中添加了人體必需但日常膳食中又容易缺乏的營養素,最典型的如加碘食鹽,是一種食物。保健品多多益善——食用保健品第三大誤區

認爲保健品多多益善,有病治病,沒病強身,這是錯的觀點。

老年人覺得年紀大了應該多補身體,保健品喫得越多越好,很容易服用過量。即使再好的食物也不是多多益善,何況保健品。

人體對營養素的需求都有一個最高接受能力,過量可能會由於身體無法吸收而隨排泄物排出,造成浪費;更糟糕的是可能會導致營養比例的失衡,過量的營養素積存在體內還會造成其他傷害。

科學認識保健品

保健品的定義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技能,適用於特定人羣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爲目的。”

從定義中可以看出,保健品有以下三個特徵:

其一,保健品是食品不是藥,不能替代藥物治療疾病;

其二,保健品具有針對性、適用於特定人羣,它不同於一般產品,不能取代正常膳食攝入,不能滿足人體各類營養素的需求;

其三,保健品的作用和目的主要是調節機體功能,就是說保健的作用是保護和促進機體功能正常發揮,延緩機體某些功能的退化和下降趨勢,調節和糾正機體出現的不正常生理指標和不良狀態,輔助某些疾病治療和身體康復。

總之,保健品不能治病,不能當藥喫,保健品也不是多多益善。※膳食建議

保健品、營養強化食品、營養素補充劑的食用原則

老年人常受生理功能減退以及礦物質和某些維生素缺乏的困擾,合理利用營養強化食品、保健品以及營養素補充劑彌補膳食攝入的不足是營養改善的重要措施。但是食用這些食品應遵循以下原則。

1、優先從膳食中獲取各種天然營養素

對於健康老年人來說,應該儘量通過合理膳食來供應身體對營養素的需要。老年人應定期體檢,當膳食不能滿足營養需要時,再根據自身的生理特點和營養需求,選擇適當的營養素補充劑或者營養強化食品、保健品。

2、科學選購,合理食用

選購這些產品要有針對性,應根據科學檢測結果補充體內缺少的營養素,不能只靠感覺。選購時要注意閱讀產品營養標籤、功效及適宜人羣等信息,選對產品,喫對劑量。

3、缺乏才補,不缺不必喫

營養素不是越多越好,不能盲目食用,應該在營養師或者醫師的指導下食用。

作者:於康

臨牀營養學專家

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來源:《喫的誤區》,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