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國藩曾說: “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把天意難測當成藉口,只會叫人逃避現實、放棄努力。

人生在世,最大的智慧就在進退之間。

孟子曰:“人有所爲有所不爲。”

許多人活了半輩子、較勁半輩子,才明白這兩個道理:

一是天意不能問,二是人心不可猜。

不問天意,也就是古人常說的“樂天知命”——順應天道安排、遵循自然規律,知道人生每個階段該做什麼,進而合理規劃自己的人生。

如此才能做到寵辱不驚,在困頓中不至於絕望,在得意時不至於輕狂,保持住內心的安寧。

曾國藩曾說: “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一個人成功與否,是天意和個人努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我們常說,盡人事,而後聽天命。

把天意難測當成藉口,只會叫人逃避現實、放棄努力;而過分在意得失,又會讓人心生執念,更容易誤入歧途。

古訓有言: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做人應當專注於自己的內心,專注於完善自我。只要自我成熟完善了,取得成就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因此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說, 天地雖大,只要心存良知,心懷善念,哪怕只是凡夫俗子,也有可能成爲聖賢

不猜人心,古人言:“疑心生暗鬼。”疑心重的人,對別人的一言一行都會特別注意。

他們捕風捉影、無中生有,彷彿每天生活在宮鬥劇裏,不僅影響身邊人的心情,更影響了自己內心的坦然與自在。

因此王陽明也在《傳習錄》中強調:“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

修德重在修心,一個人心裏有着怎樣的想法,決定了他能看到怎樣的世界。

自己首先要做到心地光明,才能看見命運最美的風景。

與人相處貴在舒服。

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掏心掏肺;不是所有事,都值得鞠躬盡瘁。

人的一生很短,沒有多少時間可以供我們揮霍,與其費盡心思去猜測別人的心思,不如把時間用來做自己喜歡的事,陪伴深愛的人。

有些話聽過就好,切莫當真;有些事知道就好,切莫說破;有些人看清就好,切莫拆穿;有些情隨緣就好,切莫執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