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寬容大度既應該對他人、對社會,。老年人離退休後,社會地位、經濟待遇相應發生變化。

老年人離退休後,社會地位、經濟待遇相應發生變化。老年人生活如何才過得幸福呢?

第一,轉換角色,順應現實。

老年人離退休後,

社會地位、經濟待遇相應發生變化。

但是,有的老年人雖已退休,

可卻不肯從原有角色中退出,進入新的角色,

這就導致心理與社會身份之間的衝突。

老年人應對自己角色的變化有個正確的認識,

採取與之相符的行爲,非如此不能順應現實。

第二,悅納自己,寬容大度。

凡心情憂鬱者往往有自我不滿足、

自我評價過低、自責、自罪等心理,

感到別人看不起自己,感到社會不公平。

每個人的生活道路各不相同,

你永遠不是最壞的,更不可能是最好的,

你要比,不妨就和各方面條件比你強,

而境遇不如你的人比,

這樣你會感到你並非是不幸的。

其實,就是境遇不如你的人,

也並非就會感到自己是不幸的。

因爲,

每個人對生活的期望值不同,

心理感受不同。

其實,

人只要能悅納自己,

就是幸福,你就享有了寧靜的生活。

寬容大度既應該對他人、對社會,

也應該是對自己的。

林則徐客廳裏有幅對聯:

“出門一笑心莫哀,浩蕩胸懷到處開。”

寬容大度可以由調整自己看問題的角度、

調整自己的價值觀念、

調整自己的性格而獲得。

人到老年,

如果不變得大度、豁達,就很可能變得狹隘。

第三,走出家門,結交朋友。

心情憂鬱者感到生活索然無味,自卑壓抑,

往往會疏遠朋友,閉門獨處。

這樣不利於改善憂鬱心情。

心情憂鬱者應當積極投入到各種社會活動中去,

面對朋友廣泛交流,擴大自己的信息量,

擴展視野,這樣有助於找到新的樂趣。

第四,老有所爲,積極進取。

老有所爲是改善憂鬱者心情的根本出路。

所爲可以是休閒娛樂,

也可以是爲社會奉獻自己的餘熱。

總之,是一種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是樂觀的人生表現。

兩千年前,

荀況在其著作《荀子·榮辱》中寫道:

“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

這裏,已指出樂觀的人往往健康長壽,

憂鬱的人往往短命的道理。

而積極、健康、向上的娛樂活動

和社會活動可以改善人的心情。

當然,要控制憂鬱情緒,

就要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確立積極的生活目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