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很多抗日战争类电视剧的朋友们,对于日军的军装应该都有印象,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发现,日军的帽子两边,都有两块布,一直垂到肩膀,将耳朵还有脸颊都遮挡了。

很多人都会问,这两块布是不是很多余啊?毕竟对于子弹而言,起不到任何缓冲作用,并且还容易遮挡视线,岂不是多此一举么?

其实并非如此,这两块布的作用可是很大呢。日军不仅仅在中国战场上使用这种形式的帽子,其他战区也都使用这种类型的帽子。整个二战期间,因为这两块布,让他们至少少死上万人!

那么这到底有什么用呢?一位当年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日本老兵解释道: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防止蚊虫叮咬。在我们看来,不就是被蚊子叮一下么,也没啥事儿啊。其实不然,在战场上,很多情况下是需要隐蔽的,若被蚊子咬到,发痒的话很容易不自觉的去挠,这样就容易暴露。

并且,会叮人的可不仅仅是蚊子啊。当年老兵在太平洋战场上作战的时候,作战环境经常是森林沼泽等地,这里面的虫子很多都是有毒的,被叮咬一下虽然不能立刻致命,但是在战场上中这种要人命的毒,若无法得到及时治疗,就意味着死亡。

而有了这三块布(其实日军的帽子后面脖子处还有一块,只不过用料并不大,很多影视作品中也没有展现出来,可能是导演的疏忽),就能很大概率减少蚊虫叮咬,整个二战下来,若没有这种设计,日军至少要死上万人。(参考德军,他们的帽子就没有这种设计,有上万人因此丧命)。

除了防止蚊虫叮咬之外,其他都是次要作用的,但是同样也是非常好。

比如说擦汗。

打仗是体力活,很容易出汗。若直接用手擦汗的话,手上满是灰尘,汗水遇上这些容易迷住眼睛,有了这两块布就方便多了。

另外还能防晒防冻。

虽然布料很少,但是总比直接暴露在冷空气中药好很多,有了这两块布的帮助,就能减少耳朵还有脸颊直接被冷风吹列的可能。

另外也不要小看太阳照射的危害,天气炎热的时候,若长时间被阳光直射,皮肤会脱皮甚至坏死,危害同样巨大。抗日战争期间,我军在作战时期,就有很多士兵被晒伤。

虽然看起来滑稽一些,但不得不说,这两块布的作用还真的不小。日本虽然可恶,但是在细节方面把持得很好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