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境人爲仙”來太白山不遊板寺、會仙,等於沒來太白山

太白山板寺,隋唐時期宗教興盛,人們覺得這裏境清脫俗,常有僧道來此修行,飽含佛道靈氣,爲了方便當地人的拜謁,人們就地取材,用紅樺樹做成木板,在此搭建了兩座寺廟,海拔較高的就叫上板寺,海拔較低的稱爲下板寺,這也是上、下板寺地名的由來;如今下坂寺遺址(石頭廟)依舊保留完整

暮春清晨,漫步於歊霧的山路

耳邊鳥鳴清脆偶遇幾隻覓食的血雉、松鼠自由自在

樹木吐露新芽,紅樺始褪“情紙”待穿綠裝,山下已綠肥紅瘦,這裏的春纔剛剛開始,色彩分明

太白山七女峯西側連接處,有一座山叫二仙山,傳說當年太上老君騎青牛傳道,路過處見這裏古木參天,山風如曲,雲霧升騰、境景清淨宛若天庭,常邀太白金星來此下棋,二仙山因而得名

在二仙山的南邊的會仙坪,據傳三月三衆仙赴王母娘娘蟠桃會返回洞府時見太上老君、太白金星二仙在此對弈甚是精彩,便來圍觀;同時發現這裏雲霧繚繞、環境清幽堪比仙境,便常聚集於此講經同修;這就是會仙坪的來歷

駐足會仙坪,東望紅日秀峯、西觀紅河幽谷、南賞太乙積雪;看雲霧繚繞幻與羣仙相會,心由境而清、煩塵且拋於後

唐代王維詩云: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

也許王維當年遊歷終南於此,認爲這裏離天都近在咫尺,有感而發留下詩句;“天都”:南方星宿之一;天庭帝王居住之處;會仙坪天都門也由此而來;著名書法家茹桂曾在這寫下“高山攬白雲 板寺會羣仙”;足以見得會仙坪是太白山最具仙氣和靈氣的地方

乘拂雲閣索道而上腳下冷杉、落葉松層林蒼翠、高山杜鵑點綴其間

每年5-8月“子規啼杜鵑開”,潔白的杜鵑花因葉背泛橙黃被稱爲金背杜鵑、粉紅的太白杜鵑、紫紅色的秀雅杜鵑、最有仙氣的是密枝杜鵑紫中帶藍;待到花開時,一花雙色亦紫亦紅,密枝秀雅競風流,煞是好看

《錄異記》中說太白山“時有紫氣覆之”就是這兩款杜鵑花;而紫氣東來是道家祥瑞之兆,太白山杜鵑盛開紫煙蒸騰不愧爲道家福地仙山

雲從身邊過 人從霧裏來

站在上板寺觀景臺眼前千峯競秀 萬壑藏雲,若雨過天晴觀雲海翻騰,賞“板寺雲海”勝景、遠眺渭水如帶;吸一口25000個/cm3負氧離子的空氣,仙氣十足

待落日棲霞、臥雪聽濤、月照松間;逢如此佳境,只願常住不願往,甘居山中仙

(本期編輯:陳昭 武曉琪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