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塵封書籍海洋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阮籍(210-263),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他文采卓越,年輕的時候,就顯示出不俗的政治才幹。
阮籍的父親叫阮瑀,是在曹操和曹丕是代裏最有影響的“建安七子”之一。阮籍在父親的教導下,從小就讀了許多書,有時候關起門來讀書,一讀就是幾個月不出門。阮籍喜歡古代老子和莊子的學說,喜歡遊山玩水,精通音樂,特別貪酒,經常一醉就是幾十天不醒,別人都說他癡呆,實際上他是不願意與司馬氏合作,但又沒能力公開反對,便借這種消極的方法對抗。
當年,司馬昭主持魏國的國家大事,他想拉攏阮籍來爲自己服務,利用阮籍在上層社會中的影響來鞏固自己的地位,便派人去向阮籍求親,要阮籍把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司馬炎。可阮籍不願意,他不想和司馬家族攀親,但又不能公開拒絕,便整天喝酒喝得一塌糊塗。媒人去提親,跑了一趟又一趟,每次都看到阮籍喝醉了酒,呼呼地在沉睡。司馬昭事情又多,便把結親這件事丟下了。
阮籍不願與司馬氏合作的態度,不光表現在成天喝酒上,在做官問題上也是忽而合作,忽而又不合作。早在司馬懿當太傅、曹爽當大將軍執政的時候,曹爽請阮籍出來做官,阮籍藉口說有病而不幹。不久,司馬懿殺了曹爽,聘請阮籍出來當從事中郎,這一下使阮籍的名聲大增。司馬昭當晉公時,阮籍也掛名做了個不大不小的官。有一次,阮籍對司馬昭說:“我曾去過東平,那裏的風土人情很好,您讓我去做官吧。”司馬昭很高興,任命他爲東平相。阮籍騎着高逸圖驢子上任去了,到了東平府,他把圍牆拆掉,大門打掉,讓府衙門內外直通,還廢除了許多繁雜的法令,把東平郡治理的秩序井然,做了十幾天的官就回來了。
阮籍好喝酒是出了名的,他聽說步兵廚的一個廚師很會釀酒,存着300多斛酒,他又要求去步兵營當官,被任命爲步兵校尉,喝完了存酒,他又不幹了。喝酒使他終日混沉沉的,也救了他的命。司馬昭有一個謀士叫何曾,他知道阮籍瞧不慣司馬氏當權,建議殺了阮籍,可司馬昭一直對他抱容忍的態度。
阮籍還喜歡發一些開來奇怪實際上很有道理的議論。有一次,阮籍參加一個酒會,大家在談論某某地方一個人殺死了自己的母親,阮籍說:“咳!殺父親還差不多,怎麼能殺母親呢!”出席宴會的都是上層社會中有身份的人,都講究禮法,見阮籍發出這種議論,都感到奇怪,怪他不該胡說。阮籍又不慌不忙地說:“小雞小鴨,小豬小狗這些禽獸只知道有母親不知道有父親,殺父親的人就和這些禽獸一樣,而殺母親卻連這些禽獸都不如了!”這話說出來,大家又紛紛佩服阮籍有見識
實際上,阮籍的內心很不平靜,他對社會的認識還是有一定標準的,他自己成天喝酒喝得爛醉,當他兒子也學他的樣子成天喝酒時,他又制止兒子,不讓兒子喝酒。他還寫過一篇著名的文章,叫《大人先生傳》,文章說:“社會上的一些自認爲品德高尚、行爲規矩的’君子‘們,成天小心謹慎地說話、做事,自以爲很安全。這就是像蝨子處在褲縫裏一樣,成天不出褲縫中,自認爲又有喫又有喝,很安全,可一旦被火燒着子,蝨子能逃到那裏去?我們這些文人名士們處在這個社會上就像蝨子住在褲襠裏一樣!”這種比喻雖然滑稽,可是準確地表達了阮籍對當時社會的認識。
公元263年冬,阮籍終於“善終”,時年54歲。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阮籍是個很了不起的文學家,他的代表作是《詠懷詩》80多篇,都是五言古體詩,大都是寫景抒情,表達自己對現實生活的觀點和感情的作品,流露出阮籍對社會愛憎分明的認識。阮籍死後,後人把他的作品編成了一本集子,叫《阮步兵集》
原創 | 小臣寫文章,圖片| 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