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用心瞭解歷史中沉澱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皇帝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掃墳,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曹爽輕信司馬懿“只圖兵權,並不加害”的許諾,輕易放棄抵抗,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事件。
那麼,曹爽爲何放棄抵抗,難道他不知道“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的道理?還是他想等司馬懿掛了以後再拿回來?
只能說,人一旦安逸慣了,讓其打仗要嚇個半死,如果給你個機會,能保住王思聰一般的生活就一定不會選擇戰爭。貪圖享受的人一般都是酒囊飯袋,曹爽就是這麼一個人,對物質追求大勝過一切。
司馬懿知道曹爽爲人,所以用曹爽貪圖享受的弱點來引誘他。曹爽天生就有權力,好比是溫室的花朵,太天真幼稚,不懂得政治鬥爭的殘酷性,結果手裏一副好牌打得稀爛。
再者司馬懿威名赫赫,善於使詐,也讓曹爽忌憚。覺得自己打不過司馬懿,畢竟諸葛亮跟陸遜都死了之後,司馬懿說自己用兵天下第一,沒人覺得他是吹牛吧?
雖然司馬懿目前咱們開上帝視角知道將兵不過3000死士,但是朝廷元老跟着司馬懿一咋呼,曹爽覺得對手很強大,手裏不知道多少人馬,也很正常吧?
所以答案很明顯了,棄甲來降,不失富家翁(司馬懿承諾過的)。頑抗到底,那要是輸了可就是叛國謀逆,劫持皇帝,滿門抄斬板上釘釘的。
簡單說就是沒有能力和經驗,他以爲打也是死,不如苟活。結果苟活都不能。這樣一看,溫室裏的花朵就是不行,歷練不夠,掌權也掌不好,反引得殺身之禍。
還因爲,曹爽當時說白了就是第二個“曹操”,大權獨攬,朝中對他不滿的人很多,曹氏宗親和衆多大臣反對聲音很高,當然,這些人只是單純的希望曹爽下臺,並不是支持司馬懿改朝換代。
發生這樣的事,在不鬧大的情況下,在各位大佬的“保證”下,其實曹爽最多隻是失去“主政者”的資格,最後曹爽依然是代表“皇族”在朝廷擁有一席之地,所以在被各位翻臉的情況下,接受妥協是正確的選擇的。
要怪就怪司馬懿,他的無恥程度突破了當時的下限,其實,漢魏的政治文化本來沒那麼黑,曹爽以爲黨爭而已,不至於傷及性命。要是在唐朝,就算是隻豬都不會這麼天真。
曹丕廢獻帝爲山陽公後,魏明帝還率百官去朝拜過,有君臣之禮。曹操的時候也沒亂殺,殺的都是有謀反事實的。你不想去殺曹操,曹操也懶得理你。
無論三國志還是晉書,都記載了桓範在最關鍵時刻痛罵曹爽,“你們3個兄弟真豬都不如”。司馬懿對着衆人發誓,只要曹爽投降,只削官,而曹爽很傻很天真,信了。另外很多重臣,比如蔣濟之所以支持司馬懿,是建立在司馬懿立誓只削曹爽官職的前提下,而司馬懿大權在握後立馬翻臉。
晉書,宣帝紀:蔣濟曰"曹真之勳,不可以不祀。"帝不聽。
不過,雖然曹爽很傻很天真,但司馬懿的臉皮突破了世人的預料,也是重要的原因,當時的人對誓言很重視,而司馬懿這樣的元老重臣當然是言而有信之人,尤其是他當着滿朝文武發誓只削官,大家都信了,結果蔣濟幾個月後被氣死了。
世人評價,得國之容易,司馬算是一個,不過因果有報,後來的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也算是對司馬家的報應吧。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