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於失去了實用功能,兩晉時期的佩劍甚至出現了以木劍代替鐵劍的現象,但裝飾華美的程度不減於兩漢,其高下貴賤之別在於劍首,貴者用玉,次者用蜯、用金、用銀、用玳瑁。更早的曾侯乙墓出土編鐘鍾架的銅人腰間佩劍也是璏式佩劍方式,湖南長沙戰國晚期楚墓出土銅劍中,有的劍鞘上裝有璏。

劍作爲佩帶器具在漢代得到了長足發展,無論帝王、士大夫還是俠士,都喜歡將其佩帶於身上,故《說文·刃部》說,“劍,人所帶兵也。”甚至成了地位、身份的象徵。

據陶弘景《古今刀劍錄》記載,歷代帝王都有寶劍隨身。漢高祖劉邦有斬蛇劍,助其在芒碭山斬蛇起兵,光武帝劉秀“在南陽鄂山得一劍,文曰‘秀霸’,小篆書,帝常服之”。魏武帝曹操在幽谷得一柄寶劍,長三尺六寸,上有金字銘文“孟德王”,曹操常把它佩帶在身上。《三國演義》中也說,曹操有兩柄寶劍,一柄名“倚天”,曹操佩在身上,另一柄名“青釭”,由佩劍將軍夏侯恩保管。

這一現象一直影響了中國兩千餘年,以致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這些佩劍漢代以前大多以青銅鑄制,漢代以後以銅、以鐵,以鋼,以玉,製作精良,裝飾華美。鑄刻銘文,鐫飾花紋,填金銀嵌寶石。

西漢時期還有一種玉具劍,用質地精良的玉琢製成劍首、劍格和璏、摽,按漢代禮制只有諸侯王以上的貴胄才能佩掛。

由於失去了實用功能,兩晉時期的佩劍甚至出現了以木劍代替鐵劍的現象,但裝飾華美的程度不減於兩漢,其高下貴賤之別在於劍首,貴者用玉,次者用蜯、用金、用銀、用玳瑁。

隋統一南北方後,楊堅重新制定輿服制度,對用玉及佩劍制度做了嚴格的規定,按官品秩位,或佩真劍,或佩象劍,或雙佩,或單佩。唐代依然如此。

到了明、清時期,對佩劍依然非常重視,清乾隆帝曾親自審定刀劍形制、質地、裝飾,下詔令內務府督造天、地、人佩劍30柄(同時造天、地、人佩刀30柄),分裝在六隻楠木箱內,有含英、秋霜、切玉、剸犀、鳴龍、衛國、息兵、輔德等名目。

對於劍的佩帶方式,孫機先生曾有文章專門研究,在漢代以前採用璏式佩劍法,隋唐以後流行懸掛式佩劍法。璏式佩劍法中的璏是劍鞘上的附件,《說文·玉部》:“璏,劍鼻玉也。”《漢書·匈奴傳》顏師古注曰“衛,劍鼻也。衛字本作璏,其音同耳。”即用一條帶子(劍帶)穿過劍鞘上的璏孔把劍固定在左側腰間。

更早的曾侯乙墓出土編鐘鍾架的銅人腰間佩劍也是璏式佩劍方式,湖南長沙戰國晚期楚墓出土銅劍中,有的劍鞘上裝有璏。這種佩劍方式爲中國首創,曾隨着匈奴人的馬蹄廣泛地傳播與歐亞大陸。大概在公元6世紀,也就是南北朝晚期,波斯薩珊王朝的雙附耳式佩劍法傳入中國。雙附耳式佩劍法是在劍鞘上加裝兩個有穿孔的附件,再用繩絛懸吊於腰間。

附耳式佩劍法一直被後世沿用,明清依然如此。還有短劍,多是劍鞘有一個帶穿孔的小紐,通過穿孔把它掛在腰間。俠士、刺客用劍在歷史上記載頗多,古今小說、戲劇中更是不可勝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