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民國的歷史上,有一個人曾四任總理,四任陸軍總長,一任參謀總長,一任國家元首,權傾一時,風雲無二,但他卻不愛錢不愛色,最愛下圍棋,但卻和我等一樣具有贏得起輸不起的秉性,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此人就是鼎鼎大名的段祺瑞。讓我們來看看幾個真實的故事,到底段祺瑞的圍棋水平如何?是不是真的贏得起輸不起?一切讓事實說話。
和兒子對弈。圍棋有段位,段祺瑞姓段,是天意還是巧合?段祺瑞已經到了嗜棋如命的地步,受父親影響,他的長子段宏業的圍棋水平十分了得,已達國手標準了。兩爺子平時在家裏也經常切磋棋藝,有時候爭得面紅耳赤,但多數時候,就比賽結果來看,段宏業一般都處於下風。但有時小段會毫不留情,把老段殺個片甲不留。當老段輸了,就把棋盤一推,指着小段的鼻子:“你這個臭小子,什麼都不會,只會亂下棋!”父親罵多了,小段也成熟,段祺瑞就會贏,但贏了棋的老段仍然不放過小段:“下棋只不過是雕蟲小技,你連這點也不行,還能幹什麼大事,真是沒用!”搞得小段裏外不是人,哎做大人物的兒子還真難的!
和吳清源對弈。吳清源何許人也,那可是一代棋聖人啊,怎麼也和這個段祺瑞扯到一起了呢?陳毅元帥曾說:“段祺瑞爲人不足取,但有一點,就是愛好下棋和提倡下棋。”說句公道話,沒有老段的支持,很難有棋聖的成就,也算是老段對中國圍棋的貢獻吧。史載:老段和吳清源下過兩次棋,第一次,吳清源還是個11歲的孩子,老段執白,非要讓小吳2子,結果開局不久,就被小吳殺得人仰馬翻,老段是個很自負自信的人,你想他是一國的政府首腦啊,輸給了一個小孩,這面子如何放下,但他不知道的是,他面對的是一個少年天才棋手。老段猛然站起身來,剛想發作,但一看小吳那張稚嫩的臉,默默地走進了房間,其他人嚇得大氣都不敢出。小吳真乃無知無畏,好樣的!第二天北京《晨報》副刊就登出了這樣一則報道:“段執政一日與吳清源對弈,大敗,憤然拂袖而起,進入內室……”。大人不計小孩過,雖然生悶氣,但段祺瑞特別喜歡吳清源這個孩子,每月不忘給小吳100大洋的生活費。
第二次,當吳清源東渡日本,戰勝了所有日本棋手後,返回了上海,此時的吳清源已是一位風度翩翩的青年了,可謂所向無敵。當然,棋聖沒有忘記他的恩人段祺瑞,於是兩人有了第二次交鋒,結果是一勝一負。是不是說老段的水平已登峯造極了呢?當然不是,因爲,那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11歲少年,已經成熟了,學會了很多社會規矩。我們可以肯定地說:老段和小吳即使下100次,結局依然是50比50。我想:這個故事會帶給我們太多的啓迪,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意義所在!歡迎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