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 超 文 / 图

有幸与张策见面是在本土电影《丢人》的首映研讨会上,他与几位来自北京的专家一同应邀对这部公安题材电影 " 把脉会诊 "。会后,他欣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微笑着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创作心得,以及为兰州文化建设所酝酿的金玉良言。

" 我觉得兰州的文化状态属于一个起飞的状态,这是我这次来的感受。" 张策言谈举止十分温和亲切,颇有古代文人墨客的儒雅之风,几乎感觉不到警察职业那种性格上的棱角。他说:" 这也是对比以前对兰州的了解,得出的结论。我是做公安工作的,也一直在做公安文化,所以对这一方面感受很深。"

多年来,张策创作出了《无悔追踪》《刑警队》《派出所》《新闻发言人》《档案》等诸多公安题材小说。同时 , 他还涉猎影视编剧,与《永不瞑目》《一场风花雪月的事》的编剧海岩并称为 " 国内公安题材编剧两大腕儿 "。

他说:" 兰州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城市,这一点不用多说,基本上是人尽皆知。兰州的公安文化也很有历史,先后出现过不少优秀的公安作家,包括这次电影《丢人》的原著作者彭海林、编剧卿晓晴等,都是在兰州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非常优秀的公安作家。"

据张策介绍,最早期的公安文学,基本就是描述如何办案,很少写到公安人员的生活,更极少涉及人性。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安文学逐渐从人、人性的角度,不断接近文学本真 , 由此有了较大的跨越。

" 但是过去的创作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传统、比较封闭的一种状态,但从这部《丢人》开始我感觉到他们的思路和眼界打开了。" 他告诉记者:" 特别让我感到喜悦的是,他们仍然是立足于甘肃、兰州这块土地,坚守着这里的优良传统文化,并把这种文化和整个现代文学、文化发展联系起来了,使其在现实大背景下有了显著的发展。所以说,我感觉兰州的文化建设正在起飞,在腾飞。"

张策出生于警察家庭,这使得他自幼便对警察的忙碌生活习以为常。" 文革 " 期间学校教育几乎停摆,但庆幸的是那时北京的胡同里 " 该怎么生活还是怎么生活 "。大把的时间,被他用来去邻居家借书看。高中毕业后,张策原本有被推荐上大学的机会,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与大学校园失之交臂。他先是被分配到故宫博物院做了三年的水暖工,后来阴差阳错进了北京市公安局宣传处。

值得一提的是,与警察生涯相比,在故宫的日子虽然短暂,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塑造了张策的人生观。一方面,故宫深厚的文化氛围大大加深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另一方面,故宫当年那种等级森严、区别对待的管理方式,让生性敏感的他迅速有了阶层的概念,也让他在思考后选择 " 永远都不要对别人颐指气使 "。

1992 年 , 张策的中篇小说《无悔追踪》发表后,即在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被公认为是公安文学创作的突破。彼时,还少有作家把目光从人性角度聚焦到警察个体命运和社会生活的碰撞上。

《无悔追踪》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新中国成立后,年轻的派出所所长肖大力偶遇一个神秘的教书匠冯静波,怀疑他是国民党特务,从此开始了长达四十年的追踪。1995 年 , 这部小说被拍成了由王志文、刘佩琦、孔琳等主演的电视连续剧。由此,更多人认识了作为电视剧原著作者、编剧的张策。

从 2004 年年底开始,张策担任全国公安文联秘书长一职。多年时间里他不仅热衷于写作,也扶持别人进行文学创作。在各地公安文学活动上,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他脑海中仿佛有张标注详细的地图,不论提及哪位公安作家,总能迅速地调取其经历和作品。

" 喜欢文学的人和不喜欢文学的人,确实是有区别的。" 张策感慨地说:" 因为工作关系,我去过很多地方单位,感受很深的是,那些重视文化建设的单位,工作人员多多少少有些不一样,带着一点儒雅的感觉。由此,你会感觉到文学乃至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

他说:" 举个例子,在一个交警支队,我看到支队党委要求交警们要多读书,要‘懂点艺术 , 会点哲学’。他们还提出一个口号:我们疏导的不仅仅是交通,更是一个城市的情绪。虽说艺术和哲学对于思想素质的提升作用不会立竿见影,但在长期的影响下,会使人养成习惯,养成道德标准,肯定会对执法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

他认为:" 在向市场妥协的环境下,宣扬正能量的公安题材文学作品似乎成为了‘小众’作品。但如果文艺不能够引导受众,而是一味迎合受众,一切向‘钱’看,那将是文艺最大的悲哀。文艺必须要有引导、教化功能,不能媚俗,否则,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兰州拍摄的这部《丢人》就是一个坚守文化品质的好作品。"

兰州对于张策来说也并不陌生,十多年里他先后多次来到过,耳闻目睹中发生的变化,也许有时候要比那些这样那样的数据更有说服力。

张策告诉记者:" 兰州的文化现状应该来说还是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比较大,因为兰州所处的地域,地缘方面肯定有优势也有劣势,所以文化肯定有优秀的一面,也有相对保守的一面。尤其是,兰州的经济发展上还有很多不平衡的方面,在全国也是处于一个发展中的阶段,而文化的发展肯定要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引领,这是分不开的。"

" 所以说,兰州的腾飞和经济发展的加速应该是同步进行的。" 他说:" 我这次来有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城市变化很大,和前几年来看到的已经完全不一样。我上次来兰州还是大概六、七年前,当时是甘肃公安文联成立,后来换届的时候我也来过。另外,我和兰州还有特殊的渊源,我爱人是咱们甘肃人,所以到她老家的时候经常会路过这里。而且,这座城市的发展已经为兰州人带来了一种底气,这都是长时间重视文化、支持文化带来的结果,是非常好的事情。我觉得,兰州的文化建设在这块积淀厚重的土地上,一定会有大的发展。"

" 关于文化建设,我们党一贯主张是百家争鸣的,这肯定是一个不变的方针,在兰州这块土地上也一定如此。" 张策十分中肯地为兰州文化建设分享了自己的建议:" 电影作为一个最现代化的文艺形式,肯定会有比较大的关注度,因为其可以最大程度的影响观众,在进行文化意识和道德观念的宣传时,都是非常强有力的。此外,包括小说、散文等其他的 7 大艺术形式,我觉得在兰州也都有发展的基础。"

他说:" 比如闻名全国的杂志《读者》,就是一种以散文为主的文化,为什么会诞生在兰州这块土地上呢,应该会有很多专家分析过。我觉的是兰州这块土地上的人的眼界,哺育了这本杂志,进而造成了在全国的重大影响。所以,我认为兰州未来的文化发展,也必然会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包括很多传统文化以及民间的一些东西,我觉得都应该去保护、传承、发展。"

回想起当年参加甘肃省公安文联成立大会的时候,张策遇到的一位民警竟然是剪纸艺术家,这位民警还现场为他剪了一个人物像,这令张策颇为感动。" 感动我的不仅有这位民警的热情,还有这块土地上孕育出的这些传统文化,在甘肃是有很强生命力的。所以说,这些有关这块土地上的文化都应该去发展。"

" 我还有个小遗憾,就是之前看过甘肃的经典舞剧《丝路花雨》,但我知道兰州还有一台非常好看的舞剧《大梦敦煌》,还没有机会欣赏过。" 言语中,张策流露出了对甘肃传统文化由衷的喜爱。" 今天,兰州已经拥有了很多优秀的、年轻的文艺工作者,并且信心坚定,这一点非常好非常重要。严格地说,市场经济对文化的冲击是很大的,这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得出来。而且,这个问题的对与错,专家、学者们都在分析、研究。我希望兰州的特别是青年文艺工作者,保持初心,保持情怀,能够坚守这块土地,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然后继续发展创造辉煌。" 他说。

如今张策已经退休,但他仍在为公安文学忙碌着,经常还会在早上七点左右去办公室,这也是他之前每天上班的老时间。

张 策

1956 年 10 月生,满族。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全国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全国公安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全国公安曲艺家协会主席等职。至今,已创作有长篇小说 3 部、中短篇小说集 4 部、散文集 1 部、报告文学集 2 部和影视作品多部(集),多次荣获国内各类文学奖项,作品多次被知名文学选刊选载,被公认为中国公安文学领域的核心人物之一。

小说《女民警的坎坷经历》获全国首届金盾文学奖,报告文学《追寻两行犯罪足迹的跳跃镜头》和《法制在沉思:周志远现象》分别获第二、三届《十月》文学奖、《大潮下的沉浮》和《颠狂的书潮》分别获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三等奖及全国首届公安期刊优秀作品奖,小说《无悔追踪》获全国第二届公安期刊优秀作品奖。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