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所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风化习俗等方面的不同,单就消费习惯来说每个国家的民众相互之间多少都会有一些差距,这是相当正常的现象,不过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咱们国家的消费者总是显得那么的“特立独行”,在汽车消费上更是表现的更为明显,被车友调侃为“中国式”买车,也不知道到底坑了多少人?来看看你中招了没?

一、进口车最好,然后再是合资车,最后才是国产车。有不少中国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习惯于先看汽车品牌,并且还尤其在意是整车进口的还是国内合资生产的,然后纯国产自主品牌的车他们会认为制造工艺、产品设计以及质量稳定性等方面都存在问题所以只会在预算实在不足的时候去考虑。怎么说呢,尽管总体上来说品牌力和实际产品力直接确实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但是唯品牌论甚至唯国外产品至上轮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二、配置方面要尽可能的高。在国内的汽车市场中,每款车型都有很多种不同的配置档次,从低配到高配分为好几个档次,其实对于汽车而言其本质职能还是交通工具,所以懂车的人都关注的是车辆的机械素质高低,尤其是“三大件”,这些才是一辆车最有价值的部分,很多舒适性配置只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中国式买车就是能上顶配绝不买次顶配,差一级都不行,只要最好的,有的时候是冲着最好的消费体验去的,但是更多的都是因为买顶配更有面子,虚荣心在作祟。

三、买车就得买大车。这一点表现的非常明显,现在就连很多国外车企都知道了,中国汽车消费者对于车辆尺寸的大小有着异常的执着。首先车里的空间必须得充足宽裕,也不管实际上是不是真的有这么高的空间需求,然后就是车从外面看起来也得块头十足,这样才显得高级显得有气势。就连奥迪A6、宝马5系这样本身就是大中型轿车的车型,还特别为中国市场弄出了轴距加长版本的带L车型,实际上大车在拥堵的城市道路环境中使用并不是那么方便,而且轴距加长后操控性会降低不少,宝马3系加长版和标轴版之间的差距就是相当典型的例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