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並不尷尬,尷尬的是俄羅斯和中國這兩個鄰國。

蒙古國簡介

​蒙古國土面積爲1,564,116平方公里,人口約300萬人,主體民族是蒙古族,亦有哈薩克族、圖瓦人等少數民族分佈於西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168美元(2014年)。1997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中國的尷尬。

外蒙古,其實和蒙古國並不一樣,外蒙古總面積約180萬平方公里,實際上包括今日的蒙古國(佔地156.65萬平方公里)和俄羅斯聯邦圖瓦共和國(佔地16.8604萬平方公里)等地區。

在漢朝,外蒙古叫做漠北匈奴,是衛青霍去病揚威立萬的地方,後來,這裏先後活躍了鮮卑族、柔然、突厥、回鶻、蒙古等草原民族。到清朝,這裏是喀爾喀蒙古,俗稱外蒙。爲什麼叫外蒙,因爲沒有歸附清廷。

清王朝和以往中原王朝一樣,對蒙古高原上的草原民族十分提防。對內蒙分封了數百個王爺讓他們安於享樂或內訌不斷,對外蒙,則是更爲寬鬆的羈縻政策。1761年,乾隆皇帝在今天的烏蘭巴托設立了欽差庫倫辦事大臣。

庫倫大臣有什麼權利呢?

在乾隆晚年的完善加強之下,設副職幫辦大臣一人,由蒙古王公、臺吉擔任。屬員有印房章京、理刑司員、管理商民事務司員、筆帖式等官。在恰克圖另設有辦事司員一人。從庫倫大臣的官署設施來看,他基本上就是一個朝廷駐蒙古欽差,協調蒙古王公們的利益。對於蒙古各地,基本上實行的是高度自治。

除了庫倫大臣,清朝還在外蒙設置了烏里雅蘇臺將軍和科布多參贊大臣,節制烏里雅蘇臺和科布多城。這些大臣和將軍,其實相當於朝廷駐紮邊疆的高級代表,全權處理外交和軍事事務,名義上的管轄範圍很大,實際上能做的很有限。

比如烏里雅蘇臺將軍管轄範圍大致相當於今 蒙古國大部(除 蘇赫巴托爾省等地); 俄羅斯圖瓦共和國、 阿爾泰共和國, 阿爾泰邊疆區東南部, 哈卡斯共和國西部和 克麥羅沃州南部;中國新疆 阿勒泰地區北部;以及 哈薩克斯坦 東哈薩克斯坦州東部一隅。 但是在辛亥革命師,面對哲布尊丹巴的攻擊,幾乎沒有一戰之力,直接望風而逃。

清廷在外蒙沒有建立起強有力的統治,這是蒙古最終丟失的主要原因。清朝後期,大部分的將軍轄區已經改革成爲和內地一樣的督撫郡縣制度,典型代表是東三省總督、新疆巡撫的設立,大大加強了對邊疆的管理和控制,對蒙古,這個控制並未加強,即使是在俄羅斯勢力嚴重滲透之後。

也正因如此,1911年辛亥革命,外蒙古獨立,這個獨立和南方各省的獨立不同,這是要成立蒙古人自己的王國,而不是成立中華民國。雖然清帝退位詔書中明確規定了中華民國對蒙古有無可爭議的主權,但民國內亂不斷,始終無法建立對外蒙的統治。

中華民國成立後,在爲了加強內蒙地區的統治,先後設立和綏遠、察哈爾、熱河等省,內蒙古成爲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於外蒙,我們始終沒有拿出一套方案驅逐俄羅斯勢力,更沒有進行一項改革,讓外蒙古真正迴歸中華。

唯一一次可能的蒙古迴歸,因爲日俄再次入侵而流產。1919年7月,蘇俄面對強大的各國干涉軍和高爾察克的內亂,無暇顧及外蒙,宣佈蒙古國是一個獨立國家。8月,蒙古三盟(車盟、圖盟、漢臣)王公聯名密呈庫倫鎮撫使陳毅,自願取消自治,恢復舊制。這種情況下,徐樹錚帶兵5000長驅直入庫倫,中國建立起對蒙古無可置疑的統治。

1920年,直皖戰爭爆發,徐樹錚撤走。1921年日本支持的俄羅斯人恩琴佔領庫倫,1922年蘇聯捲土重來,扶持了親蘇的蒙古政權。1945年,蘇聯和美國祕密協定蘇聯從此獲得了在法理上控制蘇聯的地位。

1945年,蔣介石獲得蘇聯的承諾“蘇聯出兵擊敗日本後,在蘇聯尊重東北的主權、領土完整;不干涉新疆的內部事務;不援助中共”,於是放棄了對蒙古國的宗主權,並且在立法院進行了民主表決通過,隨後蒙古公決獨立。

一年後,國民黨代表宣稱蒙古國有參加聯合國的權利,十年後,蔣介石在聯合國開啓“控蘇案”,不承認蒙古獨立。1961年,蒙古國在蘇聯和非洲的支持下加入聯合國。

到現在,蒙古國人口還沒有中國境內的蒙古族人數多,你說中國尷尬不尷尬?

2,俄羅斯的尷尬。

早在清朝初期,外蒙古就被俄羅斯勢力所滲透。俄羅斯對蒙古的侵略,貫穿着清王朝的始終。

清朝初期,俄羅斯大肆東進,在新疆中亞地區扶持了噶爾丹的準格爾蒙古,在東北亞地區發動了雅克薩之戰。對於外蒙古這麼大的地盤,俄羅斯雖然興趣不大,但也從未停止過侵略。

先搞清楚俄羅斯東進的目標,沙皇在遠東地區,最想要的是西歐的暢銷產品——皮毛。蒙古高原雖然礦產豐富,但沒有沙皇想要的東西。

夾在清朝和沙俄中間的喀爾喀蒙古十分難受,因爲這兩邊一開戰,受損失最大的是喀爾喀。當然清準戰爭中,喀爾喀也是老鼠的風箱兩頭受氣。雅克薩之戰後,中俄分界線東段確立,西段存疑,存疑的原因就在於那是喀爾喀的地盤。

到雍正上臺,中俄再次劃界,貝加爾湖附近的20萬平方公里土地然給了沙俄。清廷慷他人之慨,用喀爾喀的地盤換取自己的和平。同時,中俄邊界的恰克圖開始通商,給沙俄入侵蒙古提供了很好的便利。

值得一說的是,很多人認爲清朝是單口通商,只有廣州一處,事實上,恰克圖也是通商口岸,而且時間更長,權限更大。因爲俄羅斯商人可以常駐北京。

清末,尤其是甲午戰爭後,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俄羅斯自然不甘人後在,把長城以北都化作了自己的勢力範圍。清廷滅亡,沙俄直接入侵策動外蒙獨立。

沙俄到蘇聯的改朝換代的時期,蘇俄控制有所削弱,但很快就實現了長期駐軍,成了蒙古國成了蘇聯的保護國。

但是,在新中國的努力下,外蒙古雖然不斷俄羅斯化,卻始終沒有加入蘇聯。到蘇聯解體,蒙古國終於成了獨立自主的國家。

3,蒙古國的小心思。

作爲在中國俄羅斯兩個強國大國中間的小國家,蒙古國150萬人口僅相當於中國內地一個稍大點的縣城,GDP還不如中國內地的百強縣多。弱小的蒙古國,是依附哪一個呢?

答案是左右逢源,尋找盟友。

隨着中俄關系越來越好,蒙古國的處境越來越差,於是他們找到了新的盟友——美國。

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如果蒙古和美國越走越近,甚至讓美國在其境內建立軍事基地,尷尬的到底是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