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作为养育人们的土地,是古诗文中常用的意象。在古诗文中却很少直接称其为农田,而代之以“南亩”。我们对于“亩”很容易理解,就是田地的意思,那么“南”字作何解释呢?

《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南亩,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杜牧《阿房宫赋》;“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王维《新晴野望》;“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王安石《感事》诗;“乡邻铢两征,坐逮空南亩。”

亩(亩)是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十五亩等于一公亩。南是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亩”谓农田。南坡向阳,利于农作物生长,古人田地多向南开辟,故称南亩。

与“南亩”相似的词还有“西畴”;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范成大《浣溪沙》;“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

(宋)姚勉《寄题上饶周仪仲西畴》;“闻君负北郭,筑室扁西畴。”

西是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畴是田地。“西畴”就是西面的田畴,泛指田地。

再来看艾青的以它巨大的艺术魅力震撼过诗坛的力作《我爱这土地》,艾青采用了“直接”的抒情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土地的感情。它像“誓词”一样严肃,又像“血”一样庄严。

诗人把自己比作一只鸟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我”是一只鸟,要歌唱,一直到死?艾青用了四行象征性的诗句,来概括“我”的使命。诗人发声的时候,是1938年,他所深深爱着的这土地,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的大搏斗、大变革。在这片土地上,已不是死水一潭,因此有“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一句,把诗人自己与土地的关系写得再透彻不过了。“我”死了,“我”的一切,都要毫无保留地全部献给这片土地。写到这里,诗人对于土地之爱,已经表达得淋漓尽致。但是,诗人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以最后两句,再一次撼动我们;“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写得朴实平易,但这“泪水”里,含着情感的千言万语。

土地,或者说土壤,是种植的根基,是生命孕育的开始。当然也对植物的生长好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并且还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重要肥力要素的载体所以,土壤改良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物是否能够茁壮成长。

健康的土壤疏松、具有丰富的团粒化结构,易于根系生长。在这种土壤中,根系所需的水分、空气、养分都能得到满足。具体讲,就是土壤具备良好的排水性、透气性、保水性和保肥性,具有为微生物繁殖生长创建良好环境的条件,能为土壤提供丰富的、多元化的微生物群,微生物能不断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和矿物质颗粒,从而为植物提供根系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及其他所需营养。

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土壤团粒化结构形成。使土壤物理结构更好,利于形成良性循环。

本期到这里先结束了,下一期我们讲在家种菜如何选择土壤

- End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