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母愛的孩子不會愛別人

1952年,世界衛生組織出版了英國心理分析學家約翰·波爾比的《母親照顧及心理衛生》一書。這位心理分析學家對孤兒院裏長大的孩子進行了大量研究,結果發現,這些孩子們之所以出現情緒及性格問題,是由於缺乏母愛。

波爾比的理論是,嬰兒先天就能以某種方式行動,如哭、笑、鬧出聲音、發出咕嚕咕嚕的叫聲等,旨在喚起注意以求生存,而母親的養育可在其發育的某個“敏感時期”使其產生依戀心理。這種能在嬰兒心裏形成安全感的強烈的特殊聯結,對於正常的性格發育來說至關重要。沒有這一點,波爾比認爲,孩子有可能形成“沒有愛的性格”,從而形成陪伴其終生的心理毛病。

波爾比的觀點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與不快。在美國,由於離婚率不斷攀升,婦女解放運動又接踵而至,越來越多的婦女外出務工,孩子們大多都由保姆照看。這種狀態使一些兒童心理學家和發展心理學家開始質疑敏感時期是否真的那麼具體,那麼重要,母親的作用是否真的像波爾比所說的那麼不可替代。不過,他們中的大多數一致認爲,在正常情況下,嬰兒的確存在着對母親的依戀,這種情結是性格發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缺乏依戀對嬰兒的性格所造成的傷害,可由1956年以色列所進行的一項微笑研究實驗看出。這項研究將三種條件下養大的嬰兒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第一種在嬰兒家裏,第二種在基布希姆(集居地)由專業保姆帶大,但第一年裏常由生母哺乳;第三種在孤兒院裏。一般1個月大的嬰兒在生人面前很少微笑,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微笑越來越多,並在約4個月大時到達頂峯,然後,微笑行爲開始減少。在這項研究中,當三組孩子都有4個月大時,他們經常在陌生的婦女面前微笑,但在18個月大時,在家中長大的孩子所做出的微笑反應只比4個月大時稍少一點,在集居地長大的嬰兒要少一半,而在孤兒院裏長大的孩子很少微笑,甚至少於其在1個月大時。

微笑只是依戀的副產品,而不是依戀是否存在的衡量標準。研究者們需要這樣一個標準,因此,在60年代末,波爾比的前同事,後到美國工作的瑪麗·安斯沃思,設計出一個相對容易的標準,她稱之爲“陌生情境”。從此以後,這個設計成爲依戀研究的主要標準。在“陌生情境”中,母嬰均待在一個完全陌生的遊樂室裏,研究人員可通過單向玻璃觀察她們,並通過八種不同的方法對她們進行測試。其中之一是,母親暫時離開;另一個是,陌生人在母親在場時來到房間裏;再一個是,母親不在場時陌生人來到房間,等等。

8個月至2歲嬰兒的典型的情況是,嬰兒在母親離開時會大哭(“分離焦慮”),當她再回到房間時,嬰兒迅速靠過來,緊緊地依偎在母親懷裏。如果陌生人進入房間時不笑也不說話,7個月或8個月大的嬰兒會看看母親,一會兒後可能哭起來(“陌生人焦慮”),而在其3個月或4個月大時,可能在陌生人到來時笑起來。陌生人焦慮將在數月內消失,但分離焦慮卻持續升高,直至在嬰兒出生後第二年的早期,甚至持續到3歲。

對兩種反應的出現和消失存在着多種解釋,但大多認爲,隨着心理能力的增強,嬰兒可以更好地估量不同的情形。當嬰兒獲取了與其他陌生人在一起時的愉快經驗的回憶能力時,陌生人焦慮就會漸漸消失。分離焦慮要等到嬰兒得以理解母親會回來這一事實後才能消失。

安斯沃思的初衷是觀察嬰兒在母親離開時會產生何種反應,結果卻是始料不及的,因爲嬰兒在母親返回後的反應更有意思。部分嬰兒看到母親回來非常高興,希望她能看自己並緊抱自己;另一部分卻不理甚至迴避她;更有甚者表現得非常不安,如果母親想抱,他們就又踢又打。安斯沃思將第一種現象(週歲嬰兒中約70%)稱做“安全式依戀”,第二種(20%)稱做“避免焦慮式依戀”,第三種(10%)稱做“焦慮抵抗式依戀。”

深入研究過三種類型之後,安斯沃思和其他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說,避免式依戀發生於母親的情緒未完全表達之時,抵抗式依戀發生於嬰兒需要時母親的表現不一致之時。其他研究人員認爲,避免及抵抗式依戀是很多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母親的性格特質、缺乏表達、不願做母親的消極感情、對嬰兒的厭惡及對嬰兒哭聲和需要的粗魯反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