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母爱的孩子不会爱别人

1952年,世界卫生组织出版了英国心理分析学家约翰·波尔比的《母亲照顾及心理卫生》一书。这位心理分析学家对孤儿院里长大的孩子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孩子们之所以出现情绪及性格问题,是由于缺乏母爱。

波尔比的理论是,婴儿先天就能以某种方式行动,如哭、笑、闹出声音、发出咕噜咕噜的叫声等,旨在唤起注意以求生存,而母亲的养育可在其发育的某个“敏感时期”使其产生依恋心理。这种能在婴儿心里形成安全感的强烈的特殊联结,对于正常的性格发育来说至关重要。没有这一点,波尔比认为,孩子有可能形成“没有爱的性格”,从而形成陪伴其终生的心理毛病。

波尔比的观点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与不快。在美国,由于离婚率不断攀升,妇女解放运动又接踵而至,越来越多的妇女外出务工,孩子们大多都由保姆照看。这种状态使一些儿童心理学家和发展心理学家开始质疑敏感时期是否真的那么具体,那么重要,母亲的作用是否真的像波尔比所说的那么不可替代。不过,他们中的大多数一致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婴儿的确存在着对母亲的依恋,这种情结是性格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缺乏依恋对婴儿的性格所造成的伤害,可由1956年以色列所进行的一项微笑研究实验看出。这项研究将三种条件下养大的婴儿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第一种在婴儿家里,第二种在基布希姆(集居地)由专业保姆带大,但第一年里常由生母哺乳;第三种在孤儿院里。一般1个月大的婴儿在生人面前很少微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微笑越来越多,并在约4个月大时到达顶峰,然后,微笑行为开始减少。在这项研究中,当三组孩子都有4个月大时,他们经常在陌生的妇女面前微笑,但在18个月大时,在家中长大的孩子所做出的微笑反应只比4个月大时稍少一点,在集居地长大的婴儿要少一半,而在孤儿院里长大的孩子很少微笑,甚至少于其在1个月大时。

微笑只是依恋的副产品,而不是依恋是否存在的衡量标准。研究者们需要这样一个标准,因此,在60年代末,波尔比的前同事,后到美国工作的玛丽·安斯沃思,设计出一个相对容易的标准,她称之为“陌生情境”。从此以后,这个设计成为依恋研究的主要标准。在“陌生情境”中,母婴均待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游乐室里,研究人员可通过单向玻璃观察她们,并通过八种不同的方法对她们进行测试。其中之一是,母亲暂时离开;另一个是,陌生人在母亲在场时来到房间里;再一个是,母亲不在场时陌生人来到房间,等等。

8个月至2岁婴儿的典型的情况是,婴儿在母亲离开时会大哭(“分离焦虑”),当她再回到房间时,婴儿迅速靠过来,紧紧地依偎在母亲怀里。如果陌生人进入房间时不笑也不说话,7个月或8个月大的婴儿会看看母亲,一会儿后可能哭起来(“陌生人焦虑”),而在其3个月或4个月大时,可能在陌生人到来时笑起来。陌生人焦虑将在数月内消失,但分离焦虑却持续升高,直至在婴儿出生后第二年的早期,甚至持续到3岁。

对两种反应的出现和消失存在着多种解释,但大多认为,随着心理能力的增强,婴儿可以更好地估量不同的情形。当婴儿获取了与其他陌生人在一起时的愉快经验的回忆能力时,陌生人焦虑就会渐渐消失。分离焦虑要等到婴儿得以理解母亲会回来这一事实后才能消失。

安斯沃思的初衷是观察婴儿在母亲离开时会产生何种反应,结果却是始料不及的,因为婴儿在母亲返回后的反应更有意思。部分婴儿看到母亲回来非常高兴,希望她能看自己并紧抱自己;另一部分却不理甚至回避她;更有甚者表现得非常不安,如果母亲想抱,他们就又踢又打。安斯沃思将第一种现象(周岁婴儿中约70%)称做“安全式依恋”,第二种(20%)称做“避免焦虑式依恋”,第三种(10%)称做“焦虑抵抗式依恋。”

深入研究过三种类型之后,安斯沃思和其他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说,避免式依恋发生于母亲的情绪未完全表达之时,抵抗式依恋发生于婴儿需要时母亲的表现不一致之时。其他研究人员认为,避免及抵抗式依恋是很多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母亲的性格特质、缺乏表达、不愿做母亲的消极感情、对婴儿的厌恶及对婴儿哭声和需要的粗鲁反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