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注意力,集中解决问题

一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位小伙子走在街头,迎面走来一位漂亮的姑娘。小伙子眼睛一亮,目光不由自主地跟随姑娘而去。只听“哎哟”一声,小伙子摔倒在马路上。原来,小伙子只顾盯着那位貌若天仙的姑娘,根本没看见路边的电线杆,结果一头撞了上去。电影中还有一个特写镜头——小伙子两只眼睛直勾勾的,既像是失神,又像是凝神。

小伙子这种神态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注意”。在心理学中,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大特征。所谓指向性是指在某一时刻,人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一定的对象。在大千世界里,人不可能对所有信息都作出反应,只有选择一定对象作出反应,才能保证反应的精确性和完整性。所谓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一定对象上的强度和紧张度。当人们的注意集中时,心理活动会一心指向所关注的事物而心无旁骛。

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它与心理过程相伴随。人在注意某个事物时,他的身体会产生一个定向反射,感受器官会朝向它。同时,人的头部血管舒张,肢体的血管收缩,大脑皮层进入兴奋状态,而且身体肌肉还处在一种紧张状态,呼吸也变得轻微、舒缓。人的这些反应都是为了保证能够清晰地感受周围环境的刺激,对刺激作出适当的回答,使人更好地适应环境。

除了生理变化外,注意还有以下品质特点:

第一个品质特点:注意的广度。

注意是有一定广度范围的,即人同时能清楚地把握一定数量的对象。1871年,一位心理学家对注意的广度进行了研究。他把一个白盘子放在一个更大的黑盘子中,然后向白盘子中丢黑豆子。结果,只有一部分黑豆落到白盘子里,其余的则滚到黑盘子里去了。

心理学家要被测试者立即报告白盘子中黑豆的数量。如此的实验进行了1000多次,结果发现,当白盘子里的黑豆有1~4粒时,被测试者的判断是准确的;当白盘子里的黑豆有5粒时,被测试者的判断就开始有误差了;当盘子里的豆子不超过8~9粒时,错误判断次数在50%以下;但超过8~9粒黑豆时,错误判断次数在50%以上,豆粒的数量越多,偏差越大。进一步的实验还表明,在1/10秒的时间内,成人一般只能注意到8~9个黑色圆点或4~6个没有联系的外文字母,或者3~4个几何图形。

当然,注意广度因人而异。例如,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些人是按字、词来阅读,有些人是按行来读,有些人则是一目十行地扫描过去,直到看到他认为重要的内容才会集中注意仔细阅读。可见,前者的注意广度小,后者的注意广度大。

另外,注意范围的大小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通过训练可以扩大注意的范围。当过教师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经过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有的学生真的可以做到“一目十行”甚至过目不忘。学生的记忆力也可以通过训练大大增强,有的学生原来只记得π小数点后面几位数,经过特殊训练后,可以背诵出小数点后面几百位数字,令人惊奇。

第二个品质特点:注意的稳定性。

是指注意能否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所从事的某种活动上的一种品质。在课堂上,学生往往在第一、第二节课纪律较好,不太会有人做小动作。但是到了第三节课,特别是第四节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开小差、做小动作、交头接耳的人便多了起来。

这说明,当一个人在注意某个事物时,要保持长时间固定不变的注意是很难的。因此,要长时间保持注意的稳定,就要在总任务不变的情况下力求活动的多样化。因为单调的活动会很容易降低人的注意,如果活动交替进行,并不断出现新的内容,就有助于注意的稳定。同时如果注意能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就更好了。

我们知道,儿童的注意是很难持久的,为了保持他们注意的稳定性,在课程安排上一定要讲究科学。第一、第二节课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可以安排一些数学、物理、古文阅读等课程,第三节课尽量安排文科课程,第四节课安排音乐、体育、实践等课程。这样就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长时间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