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天,關於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的問題在網絡上吵得不可開交。

有人說,她的農村生活打着一層濃郁的唯美濾鏡,既不真實也不現實,她的走紅,會讓大衆錯誤的認識農村;也有人說,她的團隊很強大,很會炒作,她有那麼全能嗎?不過是擺拍而已;還有人說,文化輸出這四個字太過厚重,李子柒以商業營銷爲目的的視頻擔不起這四個字。

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被噴的背後,所有人都忽略掉了這一點

文化輸出的定義是什麼?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這個問題太過片面,太過吸引眼球,以至於掩蓋了李子柒一直以來所做所爲背後的深層含義。

李子柒做的這一切,背後的深層含義是什麼?這要從她的初心說起。

在沒有迴歸農村之前,這個小姑娘也曾在社會上歷經沉浮。14歲出來打拼,歷時八年。這八年裏,李子柒睡過公園椅子,啃過一兩個月的饅頭,學了一些有用沒用的技能,也交過很多形形色色的朋友。

和所有在外打拼的年輕人一樣,這個年輕的小姑娘所有的努力都爲了一個詞——生存。要是能生存得好一點,那就再好不過了,想必那是一段很艱辛的日子。

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被噴的背後,所有人都忽略掉了這一點

城市裏的日子始終是喧囂而浮躁的,和中國千千萬萬走出農村去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一樣,這個姑娘能夠適應,卻並不喜歡。2012年,李子柒奶奶重病,讓她決心回到農村,和這位對她來說最重要的親人相依爲命,迴歸最簡單的農村生活。

所以,李子柒的初心,不過是歸回農村,和奶奶一起過上簡單的農村生活罷了。

想必當年那個拿起單反,架起三腳架,笨笨拙拙的攝影,笨笨拙拙的用手機剪視頻的年輕姑娘,怎麼也想不到幾年後,會得到全世界人的喜歡和讚揚,會上升到文化輸出的高度吧?

然而,她做的事情發生在農村,是記錄和創造一個世外桃源的點點滴滴,無論她想是不想,願是不願,都會和農村、農業這兩個標籤捆綁在一起,而她對這兩個標籤的影響,每一位農民和農業從業者都應該感激她。

首先,她讓"農村"這個詞不再是一個只存在於書面或屏幕上的字眼,有太多人是因爲她的視頻,纔開始真正關注農村、想起農村、回憶起自己小時候的純真時光。

李子柒曾用兩年時間拍水稻的種植過程,從育苗到插秧,從放水到收穫,從打米到做飯,這個過程想必很多從農村裏走出來的孩子特別熟悉,而她做的也特別自然。而城裏的孩子,看過她的視頻後,至少再也不會鬧出"大米是樹上長出來"的笑話了。

不單是水稻,她那方令人羨慕的菜園,是無數人田園夢的起始。而作爲對比,她古韻濃郁的生活方式,也讓更多人開始關注真正的農村是怎樣的,真正的農村人是怎樣生活的。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中國的根本,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在城市裏,農村變成一個羞於提及的詞彙,農民也變成了窮、苦、髒、累的代名詞,很多城市裏的人甚至不屑於去關注農村和農民,就像巨人不會關注自己腳下的螞蟻,彷彿一低頭,就是掉價。

然而,一個以農業爲根本的國家,絕大部分人卻不關注農村,這是一件怎樣可悲的事?沒有關注就發現不了問題,發現不了問題就解決不了問題。雖然國家一直沒有降低對農業支持的力度,但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全民的關注和支持,也是農業發展的關鍵。

而李子柒讓我們重新將目光轉回農村,從這一點來說,她對中國農業的發展,是有過貢獻的。

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被噴的背後,所有人都忽略掉了這一點

其次,在無意間,李子柒成了農產品領域的李佳琦。

農產品滯銷是農民心中永遠的痛。今年西瓜好賣,全村人種西瓜,結果第二年西瓜氾濫成災,白送都沒人要。這不是段子,是發生在農村最正常不過的事。

就在前不久,甘肅蘋果滯銷,房地產大佬潘石屹親自帶貨;山東煙薯滯銷,數量多到豬都喫不完,此外,臍橙、土豆、獼猴桃、黃桃、蓮藕......每一年,都能看到不同農產品滯銷的新聞。

就流量而言,李子柒絲毫不比帶貨天王李佳琦差。李子柒視頻中那些蘋果醬、黃桃罐、藕粉這些東西的做法,有很多人私下裏模仿過,無心插柳間,她幫這些遇到滯銷的農民解決了大問題——拉動消費。

就這一點而言,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很勉強,畢竟不是她主動"帶貨"的,也很難統計這種所謂的"帶貨"的效果如何。只是,在絕大部分人都不關心農村和農業的情況下,說李子柒幫滯銷農產品帶貨一點也不勉強。

關於滯銷農產品的宣傳實在太少了,也根本請不動如李子柒這樣的大神去專門帶貨,這一點點的無心插柳,似乎更能凸顯出在互聯網時代下中國農業的尷尬境地。

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被噴的背後,所有人都忽略掉了這一點

最後,絕大多數人都有一個田園牧歌夢,是李子柒,讓這些夢有了具體的模樣。

農村,從來都不只是髒亂和勞累,幾千年的文明沉澱,農村也可以有十分唯美浪漫的一面。而這裏面,最最浪漫的莫過於通過自己的勤勞和雙手,一點一滴的將自己那方小小的天地打造成世外桃源。

而大多數國人都有一個田園牧歌夢,這是國人骨子裏的執拗,啓於東晉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盛極於唐代李白的"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造極於南宋辛棄疾的"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這些唯美的詩歌,浸潤了國人千年,一度在文明發展的浪潮中被稀釋和淹沒,被城市的高樓和塵煙、喧囂和浮躁掩埋,在一復一日的枯燥生活中被忘記。然而這種田園牧歌的情懷並沒有消失,它只需要一個引子就能再度綻放,重新煥發起人們對世外桃源的嚮往。

而李子柒就是那個引子。

很多人都說,看完她的視頻,讓他們想起了小時候在田埂上笑着奔跑、摘狗尾巴草的時光,讓他們有種想去鄉下承包兩畝地的衝動,甚至想穿越回古代,找回生命最初的那種淳樸與寧靜。

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被噴的背後,所有人都忽略掉了這一點

這些是李子柒給農村、農民、農業以及城裏人的影響,無論她是有意或無意,這種影響都是客觀存在的。

她讓大家重新將目光轉回農村,從而暴露出了很多農業方面的問題,倒逼着我們去改變;她幫無數坐在田埂上望着滯銷農產品默默抽菸的老大爺們帶貨,不管是有心或者無意;她讓我們看到田園牧歌的夢是有可能實現的,能美到什麼程度。

而且她還給了農業行業的人一個啓示:農業宣傳沒那麼難,只要從細微處做起,一點一滴,走心,並持之以恆。

前段時間,李子柒在成爲了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大使,在YouTube上粉絲700多萬,只比CNN略遜一籌,很多外國網友是通過李子柒來了解中國的,她發在YouTube上的視頻,評論區一片讚揚。

這個姑娘,值得所有和農業相關的人讚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