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市通过市级推行扶贫超市“爱心循环”模式、乡村推行“星级评定”“爱心积分制”,围绕市县示范引导建、帮扶单位投资建、村干队员协同管,创建了扶贫系统牵头建、帮扶单位全资建、建村委单位联合建、县乡两级统筹建四种模式,现在全市爱心扶贫超市已超过810个,覆盖了所有贫困村,有效激发村民们脱贫致富内生动力。2018年年初,市扶贫办、长治银行等单位联合在我市主城区繁华地带开办了全省首家扶贫爱心超市,搭建一个面向全市贫困农户的公益销售平台。

精准扶贫!

全市810多个“爱心超市”激活内生动力

农家“土货”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走,咱们一起去‘爱心超市’兑礼品去!”近日,长治市平顺县西赛村村民白保平与邻居结伴,有说有笑地去往村里的“爱心超市”。走进超市,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生活日用品,白保平揣着几张积分券,不用花钱就兑换到自己所需的物品。

小小爱心超市,扶贫又扶志

从商品种类上,西赛村“爱心超市”与一般超市并无二致,毛巾、牙刷、洗脸盆、卫生纸、洗衣粉……但和其他超市不同的是,这些物品来源不是靠商品批发,而是由爱心企业捐建的。村里制定了积分兑换制度,每月评比一次,一分抵一元钱,每周一大家都可以拿积分券来扶贫超市兑换生活物品。

五谷杂粮、核桃、红枣……在长治双创梦工厂,也有一间西赛村爱心美德扶贫超市,搭建起了村民们销售自家土特产的平台,有效解决了村里农产品的销路问题。为了保证产品销售质量,扶贫队和驻村干部从种植、加工、包装上全程参与和监督,最后通过审核后才会上架销售。

武乡县故城镇五峪村贫困户郝福兴,提着从扶贫超市以折扣价买的豆奶粉乐开了怀

眼下,我市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如何从思想上拔掉“穷根”是难题,要让贫困群众认识到脱贫致富关键靠自己,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在此过程中,我市创新实践,凝聚社会帮扶力量,通过开办扶贫爱心超市,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和建设美丽乡村中来。

老百姓在上党区爱心超市内选购家里所需的菜品

2018年年初,市扶贫办、长治银行等单位联合在我市主城区繁华地带开办了全省首家扶贫爱心超市,搭建一个面向全市贫困农户的公益销售平台。线下设爱心超市实体店,线上建京东长治扶贫馆,截至目前,市级扶贫爱心超市销售额已超过百万元。

上党区爱心超市店长在为顾客耐心地讲解产品

今年7月份,位于平顺县境内的长平高速虹梯关服务区扶贫超市投入运营。这个占地90平方米的扶贫超市销售沁州黄小米、灵芝盆景、花椒芽菜等150多种特色农产品。依托高速公路服务区人流、车流密集,信息流通快速的优势,打造“服务区+扶贫超市”模式,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这也是我市助力精准脱贫的有益探索。

目前,我市通过市级推行扶贫超市“爱心循环”模式、乡村推行“星级评定”“爱心积分制”,围绕市县示范引导建、帮扶单位投资建、村干队员协同管,创建了扶贫系统牵头建、帮扶单位全资建、建村委单位联合建、县乡两级统筹建四种模式,现在全市爱心扶贫超市已超过810个,覆盖了所有贫困村,有效激发村民们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记者 丨 《上党晚报》丁德令

图片 丨 市扶贫办供图

编辑 丨 秦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