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濃縮的歷史,是縮寫的文化;地名是一個地域文化的載體,一種特定文化的象徵,在它的背後蘊含着幾千年來人們的思維方式、歷史進程以及生產方式。近日,中國首檔大型地名文化類節目——《中國地名大會》播出後,社會反響熱烈,該節目以地名爲載體,以人爲錨點,勾勒中國文化地圖,以人文情懷爲環扣牽緊人與地,以地名知識爲紐帶牽緊人與文化,生動展現了中華大地的遼闊幅員、多樣地理、悠久歷史和豐富人文。

記住地名,也就記住那段歷史

將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植入到地名裏面,是中國古代地名的一大特色,這樣的做法既體現先人尊重歷史的一面,也體現了人們對歷史文化的理性認知,給後人提供了知識和啓示。

▲酒泉古建築

銘刻着歷史記憶的地名

我國春秋戰國歷史的政區地名遍佈全國、特點突出,用詞簡潔明快、準確易記。如現在簡稱陝西爲“秦”,山西爲“晉”,山東爲“魯”,等等,都是以當時諸侯國的名稱命名並延續下來的,記住了這些地名,也就記住了那段不朽的歷史。陝西之稱源於西周,始於諸侯割據之初,即(魯)隱公五年(前718),“自陝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陝而西者,召公主之”,就是說周公和召公的勢力範圍,轄地以陝原爲界,陝之西爲召公所轄,陝之東爲周公所據。陝西之稱延續3000多年,它忠實、準確、清晰、簡明、直白地記錄了分陝原而治的這段歷史,可謂是堅守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典範。

把歷史故事植入政區地名的情況歷代都有,而且頗爲生動,非常易於記住。西漢元鼎六年(前111),漢武帝巡視途中,因平叛獲勝,興奮至極,就連賜兩個縣的名稱:一是在山西境內,巡視至晉南時,欣聞平南越取得大捷,喜悅之情油然而生,遂賜名其所在地爲聞喜縣。二是在河南境內,東巡至汲縣新中鄉時,喜聞南越叛亂平息,前線送來叛首呂嘉的首級,情緒奮揚,欣然“以爲獲嘉縣”。同樣是在這一年,漢武帝征戰平定河西之後,爲進一步鞏固、轄治河西,他非常高興地“分武威、酒泉置張掖、敦煌郡”(《元和郡縣誌》)。張掖,“取張國臂掖之意”,就是說,征戰河西大勝,漢武帝情不自禁地張開雙臂,豪邁地說:“張國臂掖,以通西域”,張掖之稱由此得名。酒泉之名也頗爲傳奇,一說“城下有金泉,其味如酒,因以爲名”;又一說,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在征戰河西獲勝後,漢武帝賜酒兩壇,霍去病將酒倒入泉中與將士共飲,故稱此泉爲酒泉,此地以酒泉爲名。明朝建文二年(1400),燕王朱棣率兵南下“靖難”,“聖駕嘗由此濟渡滄州,因賜名曰天津”,寓“天子津渡”之意,天津的美名從此就一代一代傳下來了,而且名揚海內外

皇帝親賜地名

歷史上,皇帝親自賜名的郡縣不在少數,直至當今仍有一些政區地名是當年皇帝所賜,應算文化遺產。帝王賜地名,各朝各代都有,因皇帝興趣而多少不一。

給發跡之地賜名。這種現象在封建社會較爲普遍,如湖北鍾祥市,明朝時曾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發跡之地,因而嘉靖皇帝爲其賜名鍾祥,取“祥瑞鍾聚”之意,以示“鍾祥孕秀”之意。廣東肇慶市原名端州,宋朝時爲宋徽宗即位前的封地,徽宗即位後以端州爲自己的發跡之地,賜名肇慶,並由州升爲府,寓“開始帶來吉慶”之意。

爲嘉獎投誠者賜地名。南朝梁天監三年(504),當地首領祭豐帶着自己管轄的東城從北魏歸順南梁,梁武帝非常高興,給予嘉獎,賜名定遠。北宋崇寧二年(1103),楊晟臻帶着誠州來歸降,宋徽宗甚悅,即“賜誠州名曰靖州”,取遠人安靖之意。

對大自然表示謙敬而賜名。據《湘州記》載,秦始皇南巡到湖南,非常想渡過湘江到衡山上游玩觀賞一番,可惜天公不作美,“遇風浪溺敗”,不得不“至此而免”,但爲表示自己對大自然的敬畏,特賜名君山(今岳陽君山區)。

以期盼“海定波寧”而賜地名。浙江寧波之名的由來頗具傳奇色彩,據《雙槐歲鈔》記載,明初此處爲明州,當地有位著名詩人單仲友在朝廷做官,上書朱元璋,說自己家鄉地處明州,與國號相同,建議改掉明州之名,朱元璋認爲他言之有理,還詢問了一些當地山川地理方面的具體情況,單仲友說舟山之下有座狀元橋,童謠說:“狀元出定海,此最爲異”,朱元璋聽了後說:“海定則波寧,是宜改爲寧波。”

歷史名人與地名

有很多政區地名往往與歷史名人相聯繫,並因名人而著名、而盛行、而遠播。一般來說,凡與名人相牽的地名,背後都少不了傳奇的故事。

有不少歷史名人,史書有記載,文獻有描述,民間有傳說,因而有些地名就以他們的故事而盛名。重慶奉節縣,三國時,“蜀先主終,諸葛亮受遺詔於此……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故云奉節也”。湖北公安縣的來歷更有意思,東漢末左將軍劉備鎮守此地,因當時人稱劉備爲左公,故取“左公安營紮寨”之意命名爲公安。

地名是一種文化,因而最直觀與文化人產生關係,並由此而聲名遠揚。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是四川眉山人,爲“唐宋八大家”之一,也爲“宋四家”之一。出於對其文學成就和人格的敬仰,其故鄉被命名東坡。柳宗元亦官亦文,曾擔任過柳州刺史,稱“柳柳州”,與韓愈倡導古文運動,並稱“韓柳”,同列“唐宋八大家”。特別令柳州人驕傲的是,“柳州名垂於他郡,以子厚(柳宗元,字子厚)故也”。柳州古今名氣這麼大,離不開柳宗元,應該感謝柳宗元。明代王陽明,早年因反對宦官劉瑾,被貶爲貴州龍場(修文縣治)驛丞,因在此爲官時提倡心學,“惟求得其心”,“知行合一”“知行並進”,反對以“鞭撻繩縛,若待拘囚”的方法教育兒童等文化教育思想,影響較大,當地取“發揚光大王陽明所倡導的文教思想”之意命名爲修文。

凡是爲官一方,爲老百姓辦過好事、做過實事的,即使他離任或被貶官了,大家都不會忘記他,不僅地方誌書上要爲他留墨,而且有些地方還以命名新地名的辦法將其銘刻在心,以示永遠懷念。諸葛亮是一個既善於團結同事,又善於做少數民族同胞工作的人,他“七擒孟獲”的故事聞名古今,特別是在南中地區(今雲南、貴州及四川南部)有大量紀念諸葛亮功德的文化遺存。此外,還有一個類似的故事也很動人。公元221年,劉備稱漢帝之後,爲穩定和擴大蜀國的疆土,諸葛亮下了不少功夫,特別是從四川盆地向東、向南、向西擴張,幾乎都遇到地方部落的阻撓,爲此他就多次與當地部落會盟,其中一次是在雲南季嵩山會盟。這次會盟效果不錯,影響深遠,當地就稱此處爲嵩盟,後取諧音演變爲嵩明。

以“龍鹽無”賦名,個個藏傳奇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民族衆多,是世界上地名數量最多的國家,其地名背後的文化底蘊極其深厚。

▲四川鹽亭字庫塔

“龍”的傳奇

在中國古人眼裏,龍是“興雲雨、利萬物”的神;在其他國家的人眼裏,龍就是中國,中國人是龍的傳人;在封建臣民的眼裏,龍就是天子,是皇帝……龍無所不在,無所不能。而以龍得名的地名累計不下100處。

龍是一個傳說,給了人們極爲豐富的想象空間。因某山山形地勢逶迤,人們會說此山像龍。浙江龍游縣,境內丘陵起伏如游龍,加之“山有九石,特秀林表,色丹白,遠望如蓮花”,故稱龍丘山。特別是後漢隱士龍丘萇“隱崖穴,中有石牀可寢處。王莽時,志不降辱,四輔三公,連避不到”。其不卑不亢、不爲權勢誘惑之志,更增添了龍丘山的傳奇色彩。雲南龍陵縣北自雪山起,至高黎貢山脈綿亙全境,“高峯插天,直出雲表,左怒江,右龍江,由磨盤山、五峯山……達摩山,左旋黃羊壩,橫結爲龍陵”,傣語稱其爲“勐龍”,引申爲“皇帝陵,龍脈大地”,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設龍陵廳,後爲龍陵縣。

龍變化無窮,水也變化無窮,因而人們喜歡把江河比喻爲龍。廣東龍川縣,《漢書·地理志》載:龍川“有龍穿地而出,即穴流泉,因以爲縣”。龍川自龍穴山出,“舜時有五色龍,乘雲出入此穴”。把自然現象與豐富的想象結合起來,龍川就神祕起來,秦朝遂設龍川縣。雲南雲龍縣以古云龍甸得名。據古志載:“雲龍州,古云龍甸也。其名得之瀾滄江,江爲蒙詔時四瀆之一。或曰江山夜覆雲霧,晨則漸升如龍。”雲霧繚繞飛騰,狀如飛天巨龍,縣以此爲名。有些地名的來歷,既有歷史的影子,也有民間傳說,兩者結合成傳奇者頗多。浙江龍泉市,春秋戰國時歐治子在此處劍池湖畔鑄造龍淵寶劍,後人遂稱此地爲龍淵。唐朝時爲避太祖李淵名諱,改名龍泉。古志載:“相傳歐治子鑄劍於此,號爲龍淵。唐諱淵,改曰龍泉。”吉林市龍潭區,境內有龍潭山,“山上有一深潭,週五十步,潭底有一臥龍,水色碧黑,無論天旱水澇,潭水始終無泄無落”。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人們崇拜龍、喜歡龍,寄希望於龍,用地名銘記龍,期望龍的再次騰飛。

食鹽與地名

食鹽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食鹽的種類與地名也緊密相連,甚至可以說有多少個食鹽品種就有多少個相關的地名。

每種食鹽都有與其對應的政區地名。河北鹽山縣,以境內有鹽山而得名,岩鹽是食用鹽的一種,它產自礦山(鹽山),因而隋開皇十八年(598)在此設鹽山縣。寧夏鹽池縣、運城鹽湖區,都因境內多鹽池,盛產池鹽而聞名於世。江蘇鹽城市、深圳鹽田區都有濱海的鹽場(有的地方稱鹽田),出產豐富而高質量的海鹽,特別是鹽城古時“遍地皆鹽場,環城爲鹽河”,故名;深圳鹽田區,古時不僅產鹽,而且是鹽的海運集散港之一。

井鹽,也有黑鹽井、白鹽井、自流井鹽之分。自貢市以境內自流鹽井、貢鹽井得名。史志載:“自流古井,在今富義廠榮溪水濱,相傳井水自然流出,非人力鏨鑿所成。”自貢市貢井區,以境內貢井得名,貢井產的是潔白鹽,質純味美,因而古時稱此爲白井鹽或公井鹽,而此鹽多爲朝廷貢品,故改公井爲貢井。《輿地紀勝》載:周武帝於此置公井鎮,隋因之,唐武德元年於鎮置公井縣。明嘉靖年間,公井正式更名爲貢井。

四川鹽亭縣,南朝梁大同元年(535)爲潺亭縣,西魏恭帝六年(559)始爲鹽亭縣。史志關於“鹽亭”的來源有三種說法:一曰“以近鹽井,因名”;二曰“以地多鹽井,據鹽亭而創縣也”;三曰“鹽亭縣,鹽亭井故名”。三者的共同點是以境內有鹽井而得名,其中兩者的共同點是境內鹽井加鹽亭而得名。漢代稱爲朝廷製鹽的居民爲亭戶,五代以後稱呼比較多,有鹽戶、亭戶、畦戶、竈戶、鍋戶、井戶、鐺戶等。宋以後,淮南、河北、兩浙等地還稱鹽田、鹽場爲亭場。在這裏,亭可以理解爲鹽,是對鹽戶的一種特殊稱呼,表示他們專事製鹽差徭,可免除其他雜役。

“無”得佳名

“無”冠政區地名只有4個,可個個不一般,個個有個性,個個藏傳奇。

安徽無爲縣之稱頗具傳奇色彩。《讀史方輿紀要》載:曹操攻吳築城於此,無功而返,因號無爲城。這表現了曹操不給自己留面子,而要變“無爲”爲“有爲”,雄霸天下的決心,不僅自己銘記於心,還昭示天下,共同監督。當然,到了後世,此稱時顯時省,特別是北宋複用時,賦予其新的含義。《元史·地理志》載:“宋始以城口鎮置無爲軍,思與天下安於無事,取無爲而治之意以名之。”很顯然,“無爲”捨去了“無功而返”的自責之意,而演變爲“無爲而治”,名雖在,意不同。然而《燕翼治謀錄》又有新解曰:“(宋)太宗皇帝以海內混一,四方無虞,乃於江南置太平軍,江北置無爲軍”,取“太平無爲”之意。無爲作爲一個地名,從內涵上實現了三級跳,既反映了不同的歷史進程,也反映了不同的治國理念,耐人尋味。

河北無極縣,是一個資格很老的古縣,春秋初爲極侯國極邑,後毋駭佔極邑滅極侯國,改爲毋極,意即“極侯國已滅,極邑屬毋。”這段歷史多有史籍載。《春秋·隱公二年》:“毋駭帥師入極”,說的就是這一事件。後來到唐朝,武則天將毋極改爲無極,在古語中毋與無是通用的,武則天用心良苦。

江蘇無錫地名歷史悠久,內涵深邃,底蘊厚實。無錫建縣始於前漢,唐陸羽《遊惠山寺記》曰:“山東峯當週秦間大產鉛錫,至漢興,錫方殫,故創無錫縣。屬會稽。後漢有樵客山下得銘雲‘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有錫沴,天下弊。無錫乂,天下濟。’自光武至孝順之世,錫果竭。順帝更爲錫縣,屬吳郡。故東山謂之錫山,此則錫山之岑嵌也。南朝多以此北方山川郡邑之名權創其地,又以此山爲歷山。”此記載不可謂不詳,正史對此也有肯定。《漢書》曰:“無錫,有歷山,春申君歲祠以牛,莽曰有錫。”就是說,既有“無錫”,存“有錫”。據說,王莽新政時,在錫山另一側又發現雞窩狀錫礦,故改“無錫縣爲有錫縣”。後漢之世錫又竭,複名無錫。

山東無棣縣,也是歷史名縣。遠在西周、春秋戰國時,就爲齊國無棣邑,因“南臨無棣溝,因此得名”。這裏還設過棣州,特別是元朝時還出現過兩個無棣縣,建在隋舊址上的稱西無棣縣,屬滄州;建在宋舊址上的稱東無棣縣,屬棣州。很不幸,兩個無棣縣在明洪武初及洪武六年(1373)先後消失,直到1914年又重新恢復無棣縣,可謂歲月蹉跎。(來源|讀者報 作者|高峻 馬莉 趙建明 華林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