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方面,賈老伯的冠狀動脈閉塞已經堵了十年有餘,病變處血管已經鈣化(“硬得像石頭”),如果採用常規方法進行介入治療,導管要麼穿不過,要麼稍有不慎就穿破血管,手術難度和風險極高。雖然術前已做足功課,但當心內科冠心病亞專科仇興標主任看到患者的冠狀動脈造影圖像時,還是倒吸了一口涼氣——賈老伯的血管情況非常糟糕,常規的金屬導絲根本無法穿過已經鈣化的血管腔。

70多歲的賈老伯是一名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性病變(CTO)患者。11年前,他因反覆活動後胸悶、氣急,伴乏力、心慌去醫院就診,經檢查被確診爲冠心病,一支冠脈血管完全閉塞。當時,醫生盡了很大努力嘗試打通這支堵塞的血管,但沒有成功。賈老伯也曾赴北京、上海多家醫院就診,均被告知無法開通。此後,賈老伯只能靠服用藥物改善症狀,但胸悶、氣急症狀一直存在,活動能力和生活質量都大受影響,朋友聚會不敢參加,出遠門更是想都不敢想。近日,賈老伯感覺心臟不適症狀加重,慕名來到上海市胸科醫院就診。在充分了解了賈老伯的病情後,心內科組織了疑難病例討論。一方面,賈老伯的冠狀動脈閉塞已經堵了十年有餘,病變處血管已經鈣化(“硬得像石頭”),如果採用常規方法進行介入治療,導管要麼穿不過,要麼稍有不慎就穿破血管,手術難度和風險極高。另一方面,老人的年紀越來越大,如果現在不處理,一旦冠狀動脈的其他部位再“堵”,將會導致大面積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經仔細討論與評估,專家們決定採用正向夾層再進入(ADR)技術,解除賈老伯心臟上的這顆“定時炸彈”。

雖然術前已做足功課,但當心內科冠心病亞專科仇興標主任看到患者的冠狀動脈造影圖像時,還是倒吸了一口涼氣——賈老伯的血管情況非常糟糕,常規的金屬導絲根本無法穿過已經鈣化的血管腔。於是,醫生們用專門的器械將導絲從病變血管的內膜下穿過,然後在閉塞遠端重新進入血管腔,建立了一條繞開“閉塞障礙物”的隧道,進而開通堵塞血管。僅僅一個多小時,手術就順利完成。術後次日,老人就高高興興地出院了。

治療前:一段冠狀動脈未顯影(閉塞)

治療後:閉塞的血管已開通

據悉,冠狀動脈慢性閉塞的發病率並不低。患者的主要症狀爲活動後的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疲乏無力、心悸等。CTO介入手術的難度大、風險高,許多患者不得不選擇藥物保守治療,但藥物治療的效果往往不理想。ADR技術成功率高、安全性高,對於CTO患者而言是巨大福音。不過,該技術操作難度較大,目前國內僅有少數幾個大的心臟中心可以開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