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野史记载,朱棣继位后曾派人以寻的长生不老药的名义秘密寻找,都是无功而返,郑和七下西洋有一项任务就是为了去海外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据《明·成祖本纪》记载,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宫内侍从都说建文帝已经自焚而死,并从火堆里找出了一具焦尸证明,但尸体已经分不清男女,惨不忍睹。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是个千古之谜,大火焚宫后他下落如何,到底是死是活?朱元璋为他留下秘密盒子里装着什么?郑和七下西洋只为找到他?正史与野史都有不同的回答。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去世之后,并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直接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也就是建文帝朱允炆,根据永乐年间《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建文帝在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随后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开始起兵“靖难”,史称“靖难之役”。
1自焚说
建文四年六月燕王朱棣兵临南京城下,谷王朱橞与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满朝文武也纷纷投降,建文帝朱允炆眼看大势已去,不得已下令焚烧宫殿,建文帝朱允炆携皇后马氏及嫔妃侍从等,偷火自焚而死。据《明·成祖本纪》记载,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宫内侍从都说建文帝已经自焚而死,并从火堆里找出了一具焦尸证明,但尸体已经分不清男女,惨不忍睹。朱棣继位后厚葬建文帝。
2削发为僧说
近代有人则认为燕王破城后,建文帝无奈,遂求一死了之。但少监王钺告诉他:先皇给您留了一个铁盒子,说让我在您有难的时候再给您,我一直秘密地把它藏在殿内。我这就把它拿出来。打开后里面有三张度牒。什么是度牒?度牒就是作为僧人的凭证,上面写着建文帝等几个人的名字,还贴心地为他们准备好僧衣,剃度刀,盘缠和一封书信。信上写明了为他计划的逃跑路线,随后从密道逃走。至此建文帝削发为僧。
根据野史记载,朱棣继位后曾派人以寻的长生不老药的名义秘密寻找,都是无功而返,郑和七下西洋有一项任务就是为了去海外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可见朱棣并不相信建文帝自焚而死,这一找就是十七年。据记载,直到朱棣死前一年,朱棣得到了答案,人们不知道他得到的答案是什么,但朱棣释然了,不知是人到晚年看开一切,还是确定了建文帝对他已经没了威胁。但至今建文帝的下落仍然是个谜。
直到近几年才基本确定了建文帝的下落。
2008年有施工队在福建发现了一处不寻常的古墓,根据考古队的考察发掘,确定是明初的一处古墓,而且可能是一位高僧的墓地。但墓中发现了当时象征皇室的龙头和纹饰,与明皇陵纹饰相似,在古墓舍利塔碑上刻着“御赐金襕佛曰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而这句话的隐意:“圆明”代表早年出家的朱元璋,“第三代”则是孙辈,“沧海”代表一统天下,“珠”则暗指朱姓。那沧海珠禅师是建文帝的可能性就极大了。但历史真相到底是怎样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我们只能无限的接近历史事实,无法真正触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