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尼克松選擇了自己主動辭職,美國國會也寬恕了尼克松的罪行,沒有讓他成爲第一個進監獄的美國總統,水門事件最終以尼克松的狼狽出局而告終。這一時期尼克松在美國國內的支持率一直比較穩定,假如沒有水門事件的發生,尼克松肯定能夠安安穩穩的度過兩個總統任期。

水門事件是美國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政治醜聞,水門事件的發生直接導致了美國總統尼克松辭職,尼克松也成爲了美國曆史上唯一一個主動辭職的總統。
提到尼克松的名字,相信大部分中國人都不陌生,尼克松訪華是我國外交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尼克松也被中國老一輩的人譽爲“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在副總統任期結束後,尼克松便開始鍥而不捨的競選總統。
1960年尼克松在總統競選中被約翰·肯尼迪擊敗,1964年尼克松再一次參選總統,結果又以失敗告終。1968年支持率較高的美國民主黨候選人羅伯特·肯尼迪遇刺身亡,尼克松終於如願以償的成爲了美國第37屆總統。

這一時期尼克松在美國國內的支持率一直比較穩定,假如沒有水門事件的發生,尼克松肯定能夠安安穩穩的度過兩個總統任期。然而尼克松的競選團隊太急於求成,最終導致了尼克松身敗名裂。

在覈實這些人員身份後,民主黨總部的安保人員驚奇的發現,這夥人中竟然有尼克松總統競選連任委員會的首席安全顧問。

在記者招待會上,尼克松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絕對沒有做任何事情,美國的民衆出於對尼克松的信任,並沒有追究水門事件的問題,仍然把總統票投給了尼克松。在1972年年底,尼克松以壓倒性的優勢戰勝了民主黨候選人,將自己的總統任期又延長了4年。

尼克松爲了挽回敗局,幻想使用總統的權力來終止調查,先後逼迫兩任美國司法部長辭職。

尼克松選擇了自己主動辭職,美國國會也寬恕了尼克松的罪行,沒有讓他成爲第一個進監獄的美國總統,水門事件最終以尼克松的狼狽出局而告終。
相關文章